二、后岗二期类型因1931年发掘的安阳后岗遗址得名。主要分布在豫北和冀南一带。重要遗址有河北磁县下潘汪、邯郸龟台和涧沟、永年台口,河南安阳后岗、大寒和八里庄以及汤阴白营等。陶器以灰陶为主,以绳纹为最多,篮纹次之,还有少量方格纹等。这与王湾三期类型以篮纹为多颇显差异。
河南龙山文化镂孔陶器座1960年河南洛阳王湾出土。高33.5厘米,肩径41.8厘米,内径23厘米,足径35.4厘米。这件陶器座为泥质灰陶,由快轮制成,口沿内折,亚腰,肩部下方对穿二圆孔,器身中部饰凸环纹,上、下环刻碎格及方折镂空,以衬托圆点宽带纹。造型规整,镂饰美观。
龙山文化发展出轮制拉坯技术,可制作很薄的陶器,甚至还可镂雕图案,所以高柄杯又可以称作“蛋壳陶”。当时工匠通过在窑中用最后加碳或封闭空气入口等方法,让窑中产生渗碳作用而烧制出非常别致的黑陶。山东龙山文化黑陶高柄杯黑陶高柄杯,新石器时代,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
陕西龙山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56年从统称的龙山文化中区分出来予以命名。又因最初(1955)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客省庄,也称客省庄二期文化,或客省庄文化。主要分布于渭河、泾河流域。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河南省境内的龙山时代文化遗存称作河南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与山东龙山文化有一定差异,为便于区分被称为河南龙山文化。河南龙山诸类型文化分布图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
中国人历来喜好“托古自重”,提及酒的起源,必定是要追溯到上古时代神农氏的身上,这自然是难以考证。不过我国酒文化确实历史悠久,龙山文化遗址中曾出土大量陶制贮酒和饮酒器具,表明最晚在5000年前,我国先民就已经学会酿酒。
第一乐章 喝不完的酒——论酒的经济价值 1 中国有句俗话:“扯起招军旗,便有吃粮人。” 在酒文化里,则有《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柳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而出现的,制陶的发明与人类开始以农为本的定居生活以及火的使用有密切关系。泥土或粘土经火焙烧后变硬,陶胎中加入粗砂粒,在高温下不会发生崩裂,这是原始先民们的智慧发现。他们采用泥条盘筑、垒(贴)等方式与轮制相结合,制作并焙烧生活所需的器物。
江山壮丽,我说黄河。我是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馆长张宗国。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我说他们能吃上热腾腾的米饭,喝水、饮酒的杯子和现在的马克杯造型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还会使用香薰炉。你能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