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秦文 黄晓荣 济南报道“从小到大,所有人都给我贴上了残疾人的标签,但我从没觉得自己和大多数人有什么不同,反而我会更加努力,让我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22岁的罗庆生在4岁那年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右腿,从此佩戴上了义肢。
近日,在第三届全球辅助技术奥运会“上肢义肢”组比赛中,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宋爱国教授团队研发的“人机共融型生机电一体化假肢手”,一次性完成提重物、抓纸片、拧灯泡、摞杯子等操作任务,荣获冠军,同时刷新了我国在全球顶级科技助残赛事中最好成绩。
假肢是一种安装于残肢之上的医疗辅助器械,根据残肢长度、形态、力量、活动度、表面健康状况,以及患者的体能、运动期望等情况量身定制。介于假肢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舒适性、高效性等诸多考虑,应在假肢使用过程中注意如下事宜。
邓雨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娟娟 雷宇“现在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一年前定下的目标,终于实现了。”9月1日下午,独自从河南周口来到湖北武汉,站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下简称“中南大”)财政税务学院门口,23岁的王晨“激动又平静”。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摄影记者 李辉实习生 李宙钰 柳之萌 代扬视频剪辑 李辉1月7日,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一位左腿截肢的女士正在试穿一款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她左腿穿着黑色亮面的假肢,双手扶着扶杆,缓步向前走去,不断适应智能假肢。
闪闪发光的义肢你见过吗?还能制冷、放音乐,甚至还有水下推进功能!他叫梁开宇,是一名90后,酷爱机械,3年前因制作平衡车实验遭遇爆炸,不幸失去了一条腿。痊愈后,他戴上了假肢,为了让假肢拥有更多功能,他用自己所学对假肢进行改装。
见习记者 刘志坤近日,山东济宁90后小伙梁开宇“爆改假腿”的系列视频引发关注。他因为一次意外失去左腿,康复后开始对义肢进行花式改造。除了运动专用的义肢外,他还改造出自带炫酷灯光,以及能够辅助游泳等多种不同功能的义肢。他希望更多像他一样的人能重新“站起来”。
科技日报北京7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神经义肢接口的最新突破,其能让仿生腿完全响应人体神经系统,在临床试验中,改善了截肢人士的行走控制,让他们恢复了“仿生行走”。
见习记者 刘志坤 近日,山东济宁90后小伙梁开宇“爆改假腿”的系列视频引发关注。他因为一次意外失去左腿,康复后开始对义肢进行花式改造。除了运动专用的义肢外,他还改造出自带炫酷灯光,以及能够辅助游泳等多种不同功能的义肢。他希望更多像他一样的人能重新“站起来”。
在科技创新的广袤星空中,有这样一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青年开拓者,他正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让中国造“智能义肢”登上全球巅峰。胡旭晖,男,生于1994年3月,苏州人,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胡一凡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那位用一对义肢穿着红色高跟鞋,在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蹈老师吗?她就是廖智,如今已37岁。14多年前,汶川地震尽管使得廖智失去了双腿和亲人,却没能夺走她的坚韧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