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请进。”林七夜推开门,走进了诊室。坐在桌子另一边的,是个中年男医生,披着一身白大褂,顶着一头稀疏无比的地中海,一看就是智慧的象征。林七夜在椅子上坐下,医生悠悠开口:“说说吧,有什么毛病啊?”“我没什么毛病。”“没什么毛病你来这干嘛?
“说说吧,易……先生”李医生斜眼往病历上看了一眼,确认姓氏后,拿起一支笔百无聊赖地在指间转动着。易舟微微皱起眉头,李医生随意的态度让他心中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从哪儿开始说起?”“从您为什么自发地想要来津心说起。”李医生公式化地笑了笑。“因为我觉得自己最近不太正常。
当时在外地上学,父母赶到外地以后看到我淡漠连他们都不理的样子,就知道我是头脑出了问题,所以迅速地把我带到了老家的脑科医院,也可以说就是精神病院,只是他是一个综合医院,但主要的就是精神类科室,由于我当时是一个发病的状态,神志不清,父母把我送到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时候,我看到那个锁病人的铁闸门,再看到铁闸门里面神情呆滞的那些在走廊里走来走去的病人时,感到很害怕,不愿进到铁闸门的里面的病室去。
为了保证研究效果,他需要在美国多家精神病医院进行研究,但是他一个人很难完成,而且准确性也不够,所以,他开始招募志愿者,他一共招募来了8个志愿者,他们的身份更加多元化,有1名画家、1名儿科医生、1名研究生、1名家庭主妇,1名精神病学家,最后还有包括他在内的4名心理学家,可以说很全面了。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精神病”或“精神病院”,点击查看图片,内容有时会把人吓到。我还看到一些人像的面部特写,表情要么呆滞,要么扭曲,其中有来自恐怖或惊悚电影的截图,比如《美国精神病人》里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主角,大张着嘴,脸上沾着血迹。
这个精神病院是在维多利亚时期建造的,建与1895年,于1903年开始使用。是爱尔兰当时最昂贵的建筑,直到2013年才关闭。这个病园能够容纳1200病人,现在已经人去楼空,并且结构已经腐烂,分崩离析。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精神病院用了这么长时间,不知大家看完,有没想去看看的冲动呢?
2017年,17岁的秦浪浪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第一次住进精神病院,她并不知道,6年后,自己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条“有些人其实很喜欢住在精神病院的生活”的视频。因为躁郁症,她前后三次住进精神病院。在外部世界,她严重的情绪问题被亲朋好友批评为“矫情、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