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实施跨流域调水破解水资源短缺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已从外调水5.37亿立方米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戴绍志摄河北新闻网6月8日讯(河北日报记者戴绍志)今年以来,沧州市下大力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实施跨流域调水。截至目前,沧州市已从外调水5.37亿立方米。
良好的水质吸引养殖户到油坊口村创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高蕾/摄沧州市东光县油坊口村村民霍树奎从600岁的古井中打上一桶水,喝了一口,笑着说:“甜!”在霍树奎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古井开始干涸,沧州市经过多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直到2019年又开始有水了。
大运河沧州段全长215.8公里,占京杭大运河总长度的近七分之一,是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一段。相较于其他地域的大运河,大运河沧州段拥有哪些特征?“分洪闸”“夯土坝”“纤道”这些听上去似懂非懂的名词,在大运河沿岸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
围绕旅游通航,沧州市提升了沿线配套工程,贯通堤顶路,建设城市慢行步道系统,完善防撞体、栓船桩、充电桩、售票亭、封闭护栏、消防、码头水位标尺等配套设施,并配齐应急救援人员和充足的应急救援装备,确保游客乘船安全。
昨天,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2024年下半年“潘庄引黄”工作已启动,目前,黄河水已流入我市南运河,为我市补充农业、生态用水。据了解,“潘庄引黄”工程始于山东省德州市黄河潘庄渠首闸,穿漳卫新河倒虹吸入南运河。
悠悠运河通南北,绵延文脉承古今。中国大运河,滋养着两岸百姓,孕育着灿烂文化。《千年运河 生生不息》系列视频将为大家掀开大运河河北段流淌千年的壮丽诗篇,展现大运河河北段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一起感受其生生不息的魅力与活力。
昨天,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新开辟的南排河向南运河补水渠道——李二庄引水渠治理工程完工。据了解,李二庄引水渠治理工程总投资338.31万元,主要包括李二庄引水渠河道清淤疏浚、岸坡修整以及李二庄涵闸维修等。
央视网消息:河北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等多种地形地貌的省份。近年来,河北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去看看美丽的滹沱河和沧州段的京杭大运河。
4月4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自北京市东便门至山东省聊城市位山闸)707公里全线贯通实现有流动的水。至此,京杭大运河再次实现全线水流贯通。“真的太好了,我想沿着运河从北京划回杭州。”4月8日,今年62岁的杭州市船艇运动协会秘书长徐水强听到这个消息后告诉潮新闻。
碧水丰盈的大运河从沧州清风楼旁缓缓流过。今年3月,水利部联合京津冀鲁四省(市)启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生态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第二次全线水流贯通。此次补水自3月1日开始,较2022年提前了1个半月,计划5月底完成,向京杭大运河补水4.65亿立方米。
3200公里,贯通南北2500余年,穿越古今中国大运河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王”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2014年,中国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6月20日,拍摄的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