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畅谈#高玉林,上党梆子第二代女演员,12岁便参加了剧团,后来到退休年龄也积极让位于年轻演员,可谓是“德艺双馨”!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她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生活困难,唱戏可以让幼小的她有口好吃的,这是她从艺的直接原因;二、她自小爱唱爱跳,自身条件很好。
#秋日生活打卡季#上党梆子的现存传统剧目不太多了,如今还能演的,剧情唱词大致没变的,有一部典型剧目~《雁门关》。熟悉上党梆子《雁门关》剧情的戏迷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呼丕显会在辽国?佘太君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边疆战场上?杨八郎中的“四国王爷”又是哪些人?
#暑期创作大赛#《三关排宴》是由上党梆子《忠孝节》改编而来。上党梆子创作出这出戏后,其他剧种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移植。而如今,这出戏俨然成为上党梆子所独有的剧目!人们常把《三关排宴》里的桃花公主与《四郎探母》里的铁镜公主进行对比。
上党梆子传统唱腔各流派最负盛名的演员,近百年来首推赵清海(1881——1939),乳名群孩,陵川县杨寨村人,成名于鸣凤班,攻须生,兼演老旦、大花脸。他做戏注重刻画人物。文武俱全,昆簧尤佳,人称“演什么像什么”;尤其是唱腔声情并茂,珠圆玉润,引人入胜。
#暑期创作大赛#戏曲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可能有戏迷会想到昆曲、京剧。其实每一个剧种都是有特点的,像秦腔高亢豪放,但是观赏性很强,上党梆子也是如此。近年来,上党梆子有许多新编戏的诞生,其剧情和表演是没得说的,肯定是优秀的,而且剧情也都是紧凑而又很有代入感的,很是让人喜欢。
今天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国文艺网开展“读懂中国读懂党 讴歌中国讴歌梦”之“文化和自然遗产里的中国密码”主题推荐活动,由文艺工作者通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推荐自己家乡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推荐人:陈素琴。
在全市瞩目的2023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第六届山西太行山文化旅游节之际,8月26日,作为子活动之一的“古老特色剧种的新发展”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建设发展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晋城召开,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全国稀有五声腔剧种——上党梆子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名戏曲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展示了上党梆子这一古老而具特色的晋城历史文化名片。
编者按:为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展现新时代戏曲演员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2023年起文化和旅游部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分行当举办全国戏曲演员会演,2023年首先举办生行、旦行会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