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正努力将自己定位为这样一个平台:客户可以自由选择最能满足其需求的人工智能模型,无论是来自谷歌公司还是其合作伙伴。谷歌云的用户现在可以使用100多个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工具。谷歌云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库里安Thomas Kurian表示,它有足够的资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人工智能(AI)生成合成内容的逼真程度已经让普通人难以辨别。多方人士曾提议,加快规范AI生成合成内容。“内容标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做法。日前,国家网信办起草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七家公司均是自愿签署协议,如果不履行承诺,目前不会产生任何重大法律后果。自愿保障措施只是早期的试探性步骤,拜登政府目前正在制定一项行政命令。七家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的高管当地时间7月21日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实习生 王金瑞您在刷视频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些视频旁边标着“本视频为合成内容”,这是什么意思呢?当前,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逼真程度真假难辨。日前,国家网信办起草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几年AI发展迅猛,不少网友感叹:你不知道屏幕那一头是真人还是假人。为帮用户辨别真假,国家网信办起草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规定,AI生成合成内容须在显著位置打上“专属水印”,让用户一眼即知真假。用户苦AI造假甚矣。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了一种能为大语言模型生成文本添加水印的工具,可提高对合成内容的鉴别和追溯能力。大语言模型(LLM)是广泛使用的人工智能(AI)工具,能为聊天机器人、文章写作和其他目的生成文本。
IT之家 8 月 30 日消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 AI 生成图像的问题,谷歌 DeepMind 团队今日推出了一款名为 SynthID 的工具,可以在 AI 生成的图像中嵌入人眼不可见的水印,但可以用专门的人工智能检测工具检测出来,以便于区分真实和虚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