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博物馆正在成为社交活动的新场景。走进博物馆打卡,聆听历史故事,与文物“亲密接触”的同时,一些文物名字中的生僻字引发观众的关注和好奇。这些生僻字怎么念?代表什么意思?
暑假,这样一幕场景,不时在博物馆内出现——“大月氏?后俩字怎么念?发音是‘肉支’还是‘越支’?”面对孩子的询问,家长先是一脸茫然,随后赶紧慌乱地在手机上一通埋头苦查。“博物馆热”席卷京城,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䗓、䗛、碛、羟、釐、拏,这些字都念啥?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谷类酿成酒始于殷,到了商代,随着酿酒业的发达,以及青铜器制造技术的提高,推动酒器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等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这足以说明商周时期酒文化的繁荣程度。
编者盉、簋、甗、戣、罍、鬲、匜、彝、卮、盨、甗、盨、觚、觯、斝…如今,在博物馆关注度逐渐提升的同时,我们也期望博物馆尽可能在这类藏品的说明牌上加注更多信息,比如拼音、用途、背景等,让更多的人能真正看懂并了解这些文物。
【成语】瓶罄罍耻【繁体】缾罄罍恥【拼音】píng qìng léi chǐ【注音】ㄆ一ㄥˊ ㄑ一ㄥˋ ㄌㄟˊ ㄔˇ【释义】瓶、罍:都为盛酒器。小者为瓶。大者为罍,类似坛,二者相辅为用。罄:空。小瓶没有了酒,大瓶亦引以为耻。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酒在古代,有一定的神圣性。所以,凡为酒器,都特别讲究。《论语·雍也》:“子曰:‘觚(gū)不觚,觚哉!觚哉!’”《说文解字》:“觚,乡饮酒之爵也。”觚是一种酒器,上圆下方,容量约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惊呼:“这还是觚吗?这还是觚吗?”从一定意义上说,酒器就是礼器。
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作者:李渔lì wēng duì yùn dài pīn yīn xià juàn · èr xiāo笠翁对韵带拼音下卷·二箫qín duì guǎn , fǔ duì piáo , shuǐ guài duì huā yā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