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0年,我国的森林绿化面积实现了翻倍,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离不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有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都是由中国贡献,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从西南到西北,我国有计划地营造了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国家。《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正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作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正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力量。
在很多人印象中,东北或者西北才是中国第一大人工林基地,实则不然,广西才是中国第一大人工林基地。广西森林面积2.23亿亩,其中天然林面积0.87亿亩、人工林面积1.36亿亩,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62.5%,居全国第三、西部地区第一;
中新网保定3月29日电 (裴国荣 吕子豪)29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中国华北地区最大人工古松林清西陵古松林2024年春季养护作业正在进行中。这是5年来此间最大规模的春季“靶向养疗”。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清西陵古松林方圆5公里范围内密布着超过1.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在11.8亿亩面前,13.6万亩似乎有点微不足道。前者,是截至目前,中国人工造林的面积,占到世界绿色增加的四分之一。后者,是在31年里,8个人,在喀斯特地貌的荒山上实现的造林“奇迹”。一个,是中国交出的绿色“答卷”;另一个,是8位云南老人一生奋斗的成果。
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北方,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北方城市每年都会受到很多次沙尘暴袭击,而导致沙尘暴如此频繁的原因是严重的生态破坏,当时很多专家认为如此严重的生态破坏已不可恢复,然而中国却坚信人定胜天,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坚持奋进5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塞罕坝林场就是其中的典范,最开始赛罕坝还是百万亩荒原寸草不生,然而如今这里的百万亩荒原变成了人工林海,成为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工林,那么中国塞罕坝林场到底有多震撼呢?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在知名综合性科技期刊发表《The Innovation Life》论文,表示中国人工林改造已进入考虑动物多样性恢复的新阶段。目前我国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相对单一,无法支撑更多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
在11.8亿亩面前,13.6万亩似乎有点微不足道。前者,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工造林的面积,占到世界绿色增加的四分之一。后者,是在31年里,云南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的8个人,在喀斯特地貌的荒山上,实现的造林“奇迹”。最开始种树,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29日电(记者 张林虎)“2023年,内蒙古森林草原火灾起数保持历史低位,应急处置工作更加科学高效。”29日,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姜德明如是说道。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