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11月22日消息(记者王纪民 顾炀威)烫伤后涂牙膏、擦伤后撒消炎药粉、伤口结痂就好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上会因擦伤、烫伤等出现各种各样的伤口,这种情况难以完全避免。很多人在处理这些伤口时都会有上述行为,但事实上,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什么是正常的结痂?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娟 记者 张宇)老一辈常说“伤口要透气”“伤口不能碰水”“伤口结痂就好了……在医学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干燥愈合方式占据主流,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常识。但事实上,干燥疗法有时并不管用,甚至可能出现痂下积脓、痂下感染的情况,影响伤口愈合。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认为伤口结痂就等同于快好了,甚至很多医务人员也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痂下愈合,伤口愈合类型之一,属于干性愈合理念,指伤口表面血液、渗出性、坏死组织干涸形成痂皮,在不感染的情况下,上皮从伤口边缘长入,覆盖伤口。
在日常的活动中,磕磕绊绊总是无法避免的,身体难免会出现外伤。随着时间的发展,受伤的部位会慢慢好转,并在表面形成一层质地较硬、粗糙、颜色暗沉的小血痂。在血痂形成时,会有局部瘙痒的感觉,因此很多人都喜欢时不时地抠一下,那种感觉简直太爽了。那伤口结痂为什么会痒,结痂了到底能不能抠呢?
本文参考文献:Liu P, Zhao Y, Mu ZL,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Adult/Adolescent Atopic Dermatitis and Chinese Criteria for Atopic Dermatitis. Chin Med J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