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5年以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累计下跌逾10%,3月18日收报128.51点,自年初144点高位持续回落并跌破130整数关口,创近六年新低。这一变化标志着长期存在的A股较H股溢价现象收敛,H股估值进入快速修复通道。
今年2月以来,由DeepSeek引发的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带来恒生指数快速上涨, A股与H股市场走势逐渐分化。数据显示,港股恒生指数2月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15%,而A股上证指数的涨幅不到4%。在此背景下,AH股溢价指数持续走低,指向目前A股或更具性价比优势。
近年来,在A股、港股两地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加,但这些公司A股与H股之间的价差却不断扩大。据恒生指数公司近日发布的《指数快讯》显示,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过去10年出现明显走阔迹象,在疫情暴发后更为明显。
打新制度的变革,众所周知A股在2015年股灾前打新制度是预交款的,就是你要认购新股需要先缴款冻结,就导致资金越大中签概率越大,后来股灾后为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持有股票,就改为市值打新,前20天沪市持有10000市值,深圳5000亿市值即可参与打新,这个很大程度上就不会砸成每次出现大型IPO就巨量吸血的情况,因为都要倍数IPO才能确保更大概率中签,比如中国移动IPO 400亿 要是冻结资金打新哪怕十倍认购款都要4000亿,想想吸血效应多可怕,这一点A股就整体值钱,香港还是才有冻结资金预先缴款的极致,个股市值上会有一定削弱,所以我们听到某大型公司在新高募集百亿IPO都是特别了不起的成绩,很多人觉得100亿IPO也大惊小怪,因为我们在A股都是市值打新,很多人已经感觉不到IPO常态化对市场的冲击。
当前,市场中共有14只A+H券商股,而这些券商股的AH股溢价率(衡量H股相对A股价格差异的指标)长期维持较高水平,截至11月23日,上述14只券商股的AH平均溢价率甚至高达170%。中信建投的AH股溢价率最高,为276.86%;紧随其后的中原证券AH股溢价率为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