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教育的领域里,每一步都像是在崎岖山路上艰难攀登,但沿途的风景和收获的感动,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叫李梅芳,来自云南,毕业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2022年3月,我来到黔东南州黄平县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刚踏入特殊教育这一行时,我满心忐忑。
我市“四个强化”全面做好特殊儿童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每日甘肃网6月14日讯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李欣桐】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紧紧围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际需求,强化保障措施,凝聚关爱合力,用心用
陈艳辉是一位乡村女教师,她来自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她的父亲陈二文也是当地的一名教师。2013年,陈艳辉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便跟随父亲的脚步,回到家乡的乡村小学任教。2016年,陈艳辉又报名加入了当地送教上门的团队。什么是送教上门?
【来源:运城新闻网】运城新闻网讯 12月10日,运城市残联理事长李明、教体局局长杨天虹、残联理事长陈铜山等领导带着一片深情厚爱,来到夏县特殊学校与师生“零距离”交谈,详细了解学校的教学设施与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并在参观过程中提出一系列指导性建议。
巩越辉是四平市铁西区英雄街道阳光社区居民、四平市溢香阁餐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厨。怀揣着慈善之心,她18年如一日地帮扶特殊儿童,每年定期举办关爱特殊儿童慰问演出和捐赠活动,长期资助家庭困难的特殊儿童,用拳拳爱心为他们送去温暖,个人为特殊儿童累计捐款捐物约130万元。
为扎实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关心、理解和接纳特殊儿童,5月18日,在第33次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莒县第三实验小学少先队员走进莒县特殊教育学校,与特校学生一起开展了“融爱同行,共促发展”融合交流活动。莒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还为特校的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
来源:【重庆日报网】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关心、关注特殊儿童群体。近日,共青团綦江区委联合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綦江职教中心走进綦江区爱康医院开展“用爱守护 静待花开”康教结合主题教育活动。
陈艳辉是一位乡村女教师,她来自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她的父亲陈二文也是当地的一名教师。2013年,陈艳辉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便跟随父亲的脚步,回到家乡的乡村小学任教。2016年,陈艳辉又报名加入了当地送教上门的团队。什么是送教上门?
《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扎实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儿童关爱和服务保护平台机构,加强分类保障、精准施策,稳步提高儿童权利保障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江西是外出务工大省,仅农村便有留守儿童26万人之多。父母的记忆在很多孩子们心中,更多是短暂的相聚和离别的背影。但在赣州市南康区卢屋村,一位特殊“妈妈”的出现,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特别的温暖与关爱。卢婕是卢屋村“童心港湾”的一名“童伴妈妈”。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实习生 黄盼玲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会表现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状态,用独特的方式感知着这个世界,闪烁着与众不同的光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孤独症孩子。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陶然)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值此腊八节之际,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在中原区成功举行“绿城有爱﹒温暖相伴”2025年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慰问活动启动仪式。
来源:华龙网 “我先去宿舍看看孩子们睡得怎么样,你先早点睡。”“我和你一起去,我也不放心。”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当垫江县兰兰小学校里的孩子们都睡着之后,校长邓兰和童应国夫妻两人就手拿电筒,走进学生宿舍里,小心翼翼地检查孩子们的睡眠情况:被子盖好了吗?睡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