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个谚语,多用来比喻必然发生、无法阻挡的事情,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中国俗语大辞典》“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条说:“娘,寡妇。就像天要下雨一样,寡妇决意要嫁人,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多泛指铁了心要干某事的人很难劝阻。”
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如果你不喜欢戏曲,那他们的人生你可能无法理解。如果你喜欢戏曲,听了他们的故事就会对他们产生由衷的钦佩甚至好奇。12月1日,2015宁波市甬剧艺术节开幕,业余甬剧折子戏比赛届时将在逸夫剧院举行,宁波24支业余甬剧团体因此被推入公众视线。
37年前,曹禺经典话剧《雷雨》被搬上甬剧舞台,著名甬剧演员王坚在剧中饰演繁漪。(资料图片)著名甬剧演员、梅花奖得主王锦文,在新排甬剧《雷雨》中的繁漪造型。(资料图片)2015年12月7日晚上,宁波市甬剧团时隔37年再排经典剧目《雷雨》,宁波逸夫剧院观者如潮,盛况空前。
甬剧,宁波的地方戏。从最早的田头山歌,到民间艺人赖以谋生的“唱新闻”、风靡上海滩的“宁波弹簧”,再到经典剧目《雷雨》《典妻》《风雨祠堂》……两百多年来,甬剧一直是在不断传承创新中求发展的。如今的甬剧,不仅是兼收并蓄、富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剧种,更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艳阳天》中的萧长春、《何陈庄》中的何文进、《雷雨》中的周冲,再到《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秋海棠》的剧中人物,沃幸康渐入佳境,到了《典妻》中的“夫”、在《风雨祠堂》中的“程家传”、《宁波大哥》中的“王永强,更是惊艳舞台。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54年前,毛泽东同志大笔一挥,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题下了值得纪念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