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11月20日,快手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总营收同比增长11.4%至311亿元。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和其他服务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6.6%、30.0%和13.4%。
近年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内容创作与传播的格局。在这一背景下,AIGC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凭借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传播特征,迅速崛起为数字内容产业的新风口。AIG微短剧不仅代表了技术赋能下艺术创作的新突破,更开创了数字时代内容传播的新范式。
总台推出的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不仅展现了AI技术的全流程介入,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刷新了观众的视听体验。同时,《AI看典籍》《美猴王》等微短剧项目也相继开机,展现了AIGC技术在内容创作上的广泛应用。
每经记者:毕媛媛 丁舟洋 每经编辑:杨夏短剧之热,已至“供不应求”的地步;AI之热,卷到“内容生产”的每一个角落。这两个赛道融合将会发生什么?从央视上线三部AI微短剧,到抖音、快手相继推出AI短剧,“AI短剧的夏天”在今年真的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7月份,抖音和快手各自的首部AIGC+短剧作品上线。7月6日,依托快手视频大模型可灵AI的技术支持的《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对外发布预告片。7月8日,抖音的视频大模型即梦支持的AIGC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上线。
从最初的创意如今的商业化运营,短视频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娱乐消费价值,迅速成为人们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短视频的红利是否走到了尽头,能否持续释放?风口尾声是否也是转型前夜?
作为一种网络视频新形态,网络微短剧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专家认为,中国网络短剧市场正值爆发式增长时期,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随着行业逐步从野蛮增长向规范化发展过渡,内容精品化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WYSkpvHbf75kTkkph5ILA作者:马江博虽然美国在引领AI潮流,但中国在AI灰产上靠出海挣钱上,速度那叫一个快。听说这方面的订单,有些公司接都接不过来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欣宇近期,一系列创意独特、情感真挚的短剧作品在网络平台上迅速走红,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在短剧创新发展过程中,剧情模板化、人物脸谱化等问题仍然存在。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
编辑:李小天,题图来自:AI生成2024年,短剧出海,迎来狂飙突进的加速发展期。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在海外已经推出40多款App,已有App用户过千万。根据出海收入规模Top10短剧平台测算,2024年上半年,出海短剧总流水已突破23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