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丹丹,一个热爱生活、喜欢写作的农村女孩。感恩遇见,每天分享人生百态,愿我们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一直以为的韩国偷窃文化只是网络上的嘲讽,又或者是对于中华文化的仰慕,通过这个视频真正认识到了韩国是真的赤裸裸的偷窃文化!
螺钿这门镶嵌技术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真正的大规模运用其实是在明清时期,在宫廷的造办处会有专门的工匠制作各种各样的螺钿用品,大到家具如床、塌、衣柜、屏风等,小如:瓶子、盘子、杯子等,都可以使用螺钿工艺,从而使得器物更精致有光泽,甚至一跃成为老百姓用不起的“奢侈品”。
这是中国器物装饰工艺上一朵瑰丽的奇葩,螺钿挖嵌以蚌螺等优质贝壳为原材料,经过磨薄磨光把五彩内层加工成薄片,制作成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缤纷的图案,拼贴、镶嵌于坯件上预先雕成的凹槽内,然后再放在细砂上磨得薄如纸张,底面上还涂上一层色漆,以增加螺钿片色彩的美丽。
来源:经济日报走进位于山东胶州市铺集镇的螺钿工艺展厅,古筝、琵琶、折扇、首饰盒……一排排螺钿产品映入眼帘。在展厅的显眼位置,摆放着“胶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奖牌。“纪氏螺钿工艺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更有动力去挖掘创新这种老工艺。
吴明镐,韩国螺钿漆器匠人,15岁起跟父亲学习传统螺钿漆器制作工艺,35岁就获得了韩国文化财技能人资格证。韩国把“文化遗产”叫做“文化财”,意为宝贵的财富,以体现重视。在他这样的年纪获得这一领域能人资格证的,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