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限高令”你知道多少?别急,三分钟带你了解】大家都知道一旦被限制高消费,就无法乘坐飞机、高铁。那么哪些情况会被“限高”呢?被“限高”还会产生哪些其他后果?若被“限高”者出现紧急情况,“限高令”能否暂时解除呢?戳视频,@上海松江法院 为您解答!
“限高”人员是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人员,他们有乘坐飞机、G字头动车、度假等高消费行为时会受到限制。近日,在辽宁沈阳,铁路警方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了两名冒用他人身份购票乘车的“限高”人员。民警:现在依法传唤你到沈阳车站派出所接受调查,你涉嫌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购买车票,这是违法行为。
“限高令”是人们对“限制消费令”的一种通俗说法,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决定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限制消费令由人民法院院长签发。限制消费令应当载明限制消费的期间、项目、法律后果等内容。”
现在乘坐火车都是实名制,不过在前两天,有一位旅客,在乘坐高铁时被“火眼金睛”的乘警识破,他不仅用了别人的身份证,还是一名“限高”人员。前两天,一趟列车刚从济南西站开出,乘警在各个车厢内进行人票证核验工作时,发现了这名可疑男子。
法院限高人员俗称“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令”、“限制三高人员”,是被地方法院执行人出现故意隐藏财产,违反限制消费令,不履行和解协议等行为时,地方法院会将其归到失信的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法院限高人员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顽疾,以致很多城市推出了不同的政策来限制法院限高人员消费出行。
“限高”,全称为“限制高消费”,是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采取的一项执行措施,主要效果是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黄冲无孔不入的“黄牛”,做手脚、耍花样,竟然让“老赖”坐上了高铁飞机。 道道关卡下,“黄牛”通过何种途径为“老赖”购买到高铁票、飞机票?今年8月以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暗访多位“黄牛”,顺藤摸瓜,“破解”其突破“限高令”的不法通道。
听说了吗?隔壁老王被限高了!听说了听说了!谁让他坐高铁霸占座位,还拒绝补票,太丢人了……但……我咋听说他是被列入失信名单了。原来这么回事啊。限高和失信不一回事吗?当然不一样啦!让我来给你们普普法。失信≠限高你知道吗?失信和限高都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