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神兴小学教育集团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建立“学科内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多元化的“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种课堂形态,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和体验,多维度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具备运动能力,拥有健康行为,形成体育品德,享受体育的快乐,让学生爱上体育。
来源:【新乡日报】本报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吕晓彤)“虚晃,加速……”近日,在第九届河南省中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中,市一中学生在篮球教练的呐喊和鼓励声中拼抢投篮,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亮丽风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近期正式发布,昭示着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标准的颁布对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 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 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以体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以身心健康为突破口,促进“五育”融合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这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落实,值得关注借鉴。教育部部署的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中强调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
作者:王海涵 王磊AI魔镜、智慧操场、运动手环……过不了多久,这些充满科技元素的人工智能设备将可能广泛应用于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它们不再冠以高冷的“黑科技”之名,而是作为日常教具,“飞入寻常百姓家”。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变革,最先带来的冲击是教育理念的转变。
3月2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开展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在全市各区挑选50所学校,开展“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体育走班制教学”“班级体育比赛”三项试点的重点任务及目标。
春天时,体育教师林大勇打算办一场运动会,一切顺利的话,这会是学校的第一场运动会。没人比林大勇更在意这场活动,他需要一个机会,证明体育的重要性不比其他科目弱,更希望孩子们能多一个机会参与体育锻炼。“如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没参加过运动会,长大后也是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