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公布2月金融数据,显示出金融总量增长较好,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数据显示,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7.29万亿元,同比增长8.2%,该数据较1月末时提升0.2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余额320.52万亿元,同比增长7.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
11月29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告 [2024] 第2号显示,11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3个月(91天),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截至11月28日16时,已有21个省市(省份或计划单列市)对外披露了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计划,累计发行金额约1.26万亿元。这意味着从11月15日河南打响化债第一枪以来,20天时间化债债券就将密集落地1.26万亿元。
12月11日,北京市财政局晚间公告称,拟于12月18日发行2024年第十一批地方债,其中北京市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三十八期)、(四十期)、(四十二期)募资用途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47亿元,将于12月18日招标,12月19日开始计息。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根据议案,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一次报批,分3年实施。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日前通过决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这项重量级的增量政策,指向准、力度大,将有力促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指向准,在于政策精准针对化解隐性债务风险这一关键问题。
2024年是城投政策大年,化债组合拳接连出台,完善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加快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在化债政策严控融资平台债务增量的背景下,发债政策也较为严格,募集资金用途以借新还旧为主,2024年城投债净融资大幅减少,进入存量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京举行闭幕会,会议批准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下文简称“《议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在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地方化债政策“组合拳”对外公布。
本报记者 吴晓璐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简称“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又有四省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11月21日,陕西省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显示,其拟发行564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其中15年期、20年期、30年期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100亿元、364亿元、100亿元。
央广网北京11月9日消息(记者周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昨天(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更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杨德龙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减轻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开始发力。11月18日,财政部宣布两项重大政策进展,一是11月9日将6万亿元大常委会批准的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下达各地,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部分省份已启动发行工作。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1月8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党中央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确保经济财政平稳运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债实际等多种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