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齐己是唐朝晚期的一位著名诗僧,他的本名是胡得生,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的一个佃户家庭。齐己从小就有诗才,曾在寺庙放牛时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他后来出家为僧,拜仰山慧寂为师,云游四方,观赏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齐己于937年在荆州龙兴寺圆寂,享年74岁。
晚唐时期的赵州从谂禅师,晚年住持赵州观音院,因为其禅风平实、活泼,被时人尊称为“古佛”。赵州禅师早年在南泉普愿禅师座下彻悟本心,却依旧四处参学,道业日臻玄奥,到八十岁时才到赵州观音院驻锡,到临终前的两三年才为当地的藩王所知,备加尊奉。
《 河南日报 》( 2025年03月05日 第 19 版)□冯锐淅川香严寺是我神往已久的名胜之一。2024年十一假期,我带孩子来到这里。香严寺坐落于淅川县城南40公里的仓房镇境内,寺庙东临龙山,西接虎山,北依后岭,南拱面山,这儿群山环绕,森林茂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盖因东晋南北朝始,僧团私度成风,泛滥无止,庶民常假籍出家以避输课。国家为保障赋役征收,遂设立僧籍,确定出家资格,给额官度,以达到“无籍僧尼罢遣还俗”和“为行凡粗者,有籍无籍,悉罢归齐民”等官方控制出家僧尼人数与资质的目的。
徐敬业唐则天朝,徐敬业扬州作乱,则天讨之,军败而遁。敬业竟养一人,貌类于己,而宠 遇之。及敬业败,擒得所养者,斩其元以为敬业。而敬业实隐大孤山,与同伴数十人结庐不通人事。乃削发为僧,其侣亦多削发。天宝初,有老僧法名住括,年九十余,与弟子至南岳衡山寺访诸僧而居之,月余。
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九月刻印的线装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踏遍青山人未老: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