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帮专栏作者刘开建/文 斯想/编辑导读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开一些创意讨论会,召集更多的人,大家各自提出看法,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找到好的创意,找到更好的想法。事实上,这种头脑风暴的讨论会很多时候是低效的,进行完头脑风暴之后,对于创作没有太大的帮助。
企业想要发展、革新,就需要提出创新的点子。员工层面而言,创新是专业度、积极性和思维技巧的产物。团队层面而言,创新是团队成员间协作的产物,使团队产出高于个体总和的产物。最广为流传激发团队创造力的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现实生活中的广告狂人Alex Osborn发明的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作为管理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已经在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我们经常需要头脑风暴带来的新点子和新方法,进而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核心。但有时候,我们也发现头脑风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效果,很多时候都是在浪费时间,甚至还会给团队带来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
日前,Quanta Magazine 科学作家 Yasemin Saplakoglu 在一篇长文中详细介绍了蛋白质折叠问题的历史——从早期实验学家使用 X 射线晶体学解析蛋白质结构,到计算生物学家尝试通过算法预测结构,再到 AlphaFold 的出现及其带来的颠覆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