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充电焦虑依然是主流消费都接纳电动汽车最大阻碍因素。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春节,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取号”现象集中体现了用户补能痛点。
2月8日,中建四局承建的巨湾技研储能器件与系统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湾技研)董事长黄向东、副总裁李陈,中建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易文权,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参建单位相关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3月17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TO黄向东表示,纯电动车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去除用户补能焦虑的痛点,而超快/极快充技术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严格规范超快/极快充的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增设面向超快/极快充电车型的消费倾斜条款
开栏语:搭乘空中的士通勤和观光,利用无人机进行农林植保、高空灭火和电力巡检……在广州,“低空经济”正在让生产生活更立体,与其相关的本土创新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界面新闻编辑 | “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新能源业界的这句口号正在落地。“2022年,巨湾技研在广州南沙开始建设总部基地和首个生产基地,这个工程是全球首个超快充电池的专业工厂,工厂会在下个月投产。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充电桩作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各地正在加速布局,规模不断扩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达到1060.4万台,同比增长53%。其中,大功率充电正成为中国充电桩行业的新亮点。什么是大功率充电?它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哪些场景?
近日,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闭幕,“独角兽企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为何政府工作报告将关注焦点投向独角兽企业?
5月18日,由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指导,肇庆市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肇庆市投资促进局联合举办华工(肇庆)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肇庆市投资环境推介活动,全国各地550多位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知名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机遇,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