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今天(2月28日),国新办举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闻发布会。党中央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交通运输是重要领域之一,铁路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回答南都记者提问。
来源:中国日报网 在1月2日召开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工作会议上,记者获悉,到203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约18万公里,其中高铁约6万公里。届时,中国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铁路网。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达4.
日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铁路网,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8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6万公里左右;全国1、2、3小时铁路出行圈和1、2、3天快货物流圈全面形成,运输产品供给能力和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近几年开工建设的铁路,开通运行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27~2028年,到2030年建成通车的铁路项目还是不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条就是宜昌至涪陵高铁(沪渝蓉高铁的一部分),项目已启动站前施工招标,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于2030年建成通车,届时沪渝蓉高铁将全线建成通车。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至2030年,铁路客货周转量全社会占比分别达到48%和22%以上,铁路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前要实现达峰。近日国家铁路局等四部委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联合印发《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上述消息。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今天上午,纵贯江苏中部的盐泰锡常宜铁路在江苏泰州正式开工。盐泰锡常宜铁路全线新建正线长度311.388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过江段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建设工期为5.5年,预计2030年建成通车。
辞旧迎新,时光列车“G2025”呼啸而来。回望2024年,中国铁路路网规模质量稳步提升,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客运量同比增长10.8%,奔赴“诗和远方”愈发通畅。2024年12月31日,一位乘客在呼和浩特东站开往太原南站的G4798次列车上摆放行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日电(刘光照 刘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伟)“预计到203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18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6万公里左右。”1月2日,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郭竹学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工作会议说。
根据规定,规划建设中西部地区路网空白区域铁路新线一般采用客货共线标准。也就是说新建高铁在政策上就更为严格,再加之全国高铁建设已经放缓,未来包括中东部在内,新开工高铁将越来越少,西部地区受制于区域条件,重点则是在普速铁路方面。
12月31日,国家铁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铁路”发布,沪渝蓉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下称“沿江高铁宜涪段”)开工建设。这是全长约2100公里的沿江高铁最后一段还未开工的线路。宜涪段开工后沿江高铁就已经全线开工。
郁达夫在《还乡记》中详细记述了1923年7月他从上海回老家富阳的过程。早上8点50分,他从上海北站登上开往杭州的火车,一路上经过徐家汇、梵王渡、莘庄、松江、嘉兴驿、临平、笕桥、艮山门,直到傍晚才到达杭州城,当晚在杭州的一家旅馆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