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8时,2024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目开考,10.95万名考生走进226个考点,提笔书写青春答卷。“加油,放轻松!”“中考必胜!”“考的都会,会的全对”……在声声祝福中,考生们与家长、老师击掌拥抱,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考场。
北京2024年中考临近,初三学子正在紧张备考中。与此同时,初二的学生也在认真复习,为即将到来的生物学和地理考试做准备。根据北京市教委此前公布的新中考改革方案,生物学和地理两门考查科目将在今年夏天迎来首考。各区考试安排如何?今年的考试与往年有何不同?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昨天(26日),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分为考试、考查和考核三类,将从今年9月升入八年级的学生起开始施行,2025年迎来首考。北京中考将有哪些新变化?释放了哪些信号?
中招录取计分科目减少至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成绩以等级呈现,道德与法治笔试由闭卷调整为开卷,道德与法治科目“综合素质评价”、物理科目“实验操作”计入中考成绩……9月26日,在北京市教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对《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赵旭、赵琬微)考试改革关乎万千家庭。2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政策。“新中考”政策有哪些变化?改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教委负责人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改革政策进行了解读。
北京市2024年中考体育现场考试本周起陆续开考。作为中考体育改革后首次现场考试,考前考生要做好哪些准备?面对22项选4项的选考变化,学生在选考时要注意哪些情况?学校日常体育教学有哪些调整?近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和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的一线体育教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李祺瑶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已于9月26日发布。在学生和家长看来,本次改革最直观的“减法”就是计分的考试科目从10门减至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作为考查科目,成绩不再以分数呈现。是不是可以把全部学习精力放在计分科目上?
元旦过后,北京不少中小学生陆续进入“期末考试周”,初中生们也迎来了北京新中考政策公布后的首次期末考试。对于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的学生们而言,今年的期末考试又有了新变化。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多了数独考试,小学和初中语文增加了朗读考试,道德与法治科目开卷考,不少科目还增加了实践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