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捷克摄影师,马格南图片社(Magnum)成员约瑟夫•寇德卡给我们的印象,像是个谜,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往,总而言之他就是摄影师当中的独行侠。寇德卡很少接受访问,也很少解释自己的作品或者发表艺术观,是一位独行侠式的神秘摄影师。
二十世纪的众多摄影大师中,寇德卡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独来独往,从不与人交流,从不对自己的照片加以说明,从不谈论自己的摄影观;但他独特的“寇德卡视觉节律”唤起的情绪令无数人膜拜。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1938年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省。
严师傅【 聊摄影 】系列 第 32 期YANSELF原创视频,欢迎留言讨论摄影圈里有个鄙视链,很多人看不上风光摄影。我们身边的大部分风光摄影的确是比较庸俗的,但是真正好的风光摄影,观众能从中看到摄影师本人的思考和态度。
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1938-)以1968年苏联入侵布拉格的系列摄影和《吉普赛人》而闻名于世。这里是一组罕见的寇德卡1960-1964年的光影实践。寇德卡的作品从来不缺少抽象性,抽象性和梦境本质意味着画面本身的无意义和意义的深渊,是所有解释的前提。
在二十世纪众多摄影大师中,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的约瑟夫寇德卡一直是谜一样高冷的人物。这位航空工程师出身的摄影大师拒绝被拍、拒绝解释自己的作品,也从不谈论自己的摄影观,但他独特的"寇德卡视觉节律"唤起的情绪令无数人膜拜,更有人评论他是摄影界的卢梭。
当摄影师旅行时,他们在拍什么?策划/《旅行家》杂志文/傅翀上世纪50年代,和杰克·凯鲁亚克一同“在路上”的,还有一位当今世界摄影史上的重要人物罗伯特·弗兰克。他驾着二手福特,从纽约开始为期一年的环美自驾,最后从拍下的2万多张底片中选出83张编成影集《美国人》。
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寇德卡曾经长期使用一枚25mm的广角镜头,而布列松也钟情于定焦镜头。使用定焦镜头,会让你与被摄物靠得更近。用脚步丈量而得到的视野,往往与焦段拉伸所看到的风景截然不同。以下三招,拥有和大师一样的视野!
嘉宾:韩冲(新华社驻中东战地记者)主持:李亚楠(中国首届玛格南大师班学员)编辑:韩诗扬|四年里的遗憾:没能好好拍个专题|李亚楠:在中东当记者这4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收获或是遗憾?韩冲:收获当然是很大的,回国见到一些朋友都说我成熟了不少。自己在工作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