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证券一年一度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为提振消费信心,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新浪财经联合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投诉入口】平台推出2025年315消费维权活动。
其实音频市场近几年的发展都是十分喜人的,尤其是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随着居家网上办公、居家生活或集中隔离等场景出现的频率的明显上升,在我国社交媒体上慢慢掀起了一股“声音经济”风潮,以“喜马拉雅fm”、“蜻蜒FM”、“荔技FM”和“小宇宙”等为代表的诸多在线音频类APP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隔三差五的诉讼,让国内知名的音频平台遭遇进退维谷的尴尬,甚至会迎来危机。日前,记者获悉,国内某知名网络文学作者在其微博上向新闻媒体发起实名投诉,称遭遇某平台侵权,要“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严厉谴责侵犯版权行为”,甚至“不排除下一步的正式起诉”。
近日,有网友投诉称,蜻蜓FM直播即将停服,其充值了1000多元却不能退,质疑蜻蜓FM存在霸王条款。对此,2月26日,蜻蜓FM方面回应南都记者称,经确认,用户的账户内有剩余的、未使用的虚拟资产都是可以全额退的,但一些具有时效性的如装扮类的增值服务就无法退了。
文/葛志刚昨天早晨在吃早饭的时候,手机上刷出来蜻蜓FM流量造假、虚假广告点击被曝光的事件,而事情已经演变到,该后台程序已经被众多好奇心重的技术大牛从技术上验证了,虽然蜻蜓FM一直在极力否认,该事件似乎疑点重重。
一度甚嚣尘上的网络音频版权大战,开始在网络音乐服务商的“整改运动”中蔓延,深处舆论漩涡的蜻蜓FM则因侵权变得前景难测。昨日,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在国内网络音频领域位于第一阵营的蜻蜓FM因为侵权,当日(8月4日)收到了两家唱片公司的律师函,两家公司在律师函中声称旗下艺人。
喧嚣一时的蜻蜓FM“造假门”事件,因虎嗅发表的一篇《蜻蜓被“黑”,跟喜马拉雅有关么?真相:寒冬下FM融资都艰难》的报道而变得扑朔迷离。昨日晚间,被指为“肇事者”的喜马拉雅FM官方公开发表题为《4问蜻蜓FM:关于数据造假,敢不敢正面回应?
一.官方应用介绍下载量第一电台收音机,新闻音乐相声有声小说英语段子全搜罗。蜻蜓.fm——随走随听的娱乐神器。最全的有声内容!最赞的收听方式!最完美的用户体验!海量电台、小说、播客,3000000多小时的有声内容等着你,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听不到!蜻蜓fm听上瘾,再也停不下来!
企查查APP显示,6月1日,网络音频应用“蜻蜓FM”获战略投资,投资机构为微木资本。企查查信息显示,“蜻蜓FM”隶属于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法定代表人为张强,注册资本1.36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食品经营;
今天下午,蜻蜓FM在北京举办了全球播主竞技大赛的启动仪式。蜻蜓FM已经为此次“声价百万”的大赛项目筹集了总价值5亿元的资金及内外部推广资源,获得大赛年度总冠军的播主将会获得 100 万的奖金和 3000 万的推广资源,年度十大主播也将瓜分 2 亿左右的推广资源和相应奖金。
本报记者 纪佳鹏 北京报道“互联网音频的兴起,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势而兴起。”6月11日,曾任美国视频网站Hulu副总裁、现任蜻蜓FM杨廷皓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在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声音这个媒体属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