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四川峨眉。一位父亲带着10岁的儿子将一路的国旗扶正,并表示“国旗任何时候都不能倒着放”,引网友点赞。孩子妈妈温女士表示,孩子爸爸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说国旗任何时候都不能倒着放,扶完了以后,孩子就说确实扶起来正着看好看”。
作为民俗的春节与作为个人记忆的春节是两回事。你兴奋不已的,他人未必感兴趣;反过来,别人津津乐道的,你也很可能插不上嘴。说全国人民享有“同一个春节”,在我看来近乎幻象。共享的,只有休假与美食;就连团圆与否、鞭炮有无,如今也都成了未知数。其他习俗,更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近日,一则关于江苏地区一群小学生手持日本国旗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孩子们手举日本国旗,引发网友疑惑和不满。随后,学校方面作出解释,称孩子们是因为刚办完亚运会,想在游戏中模仿亚运会上的各国国旗。但这一解释并未平息网友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妥的行为。
4月5日起,为期三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一绝”的彩街路棚——汕头潮阳贵屿双忠信俗在潮阳区贵屿镇举行,长达2.4公里的书画、图片、藏品等以及文艺巡游活动精彩呈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在这场民俗文化盛宴中,声势浩大的民俗文艺巡游活动尤其吸引人眼球。
3月14日,广东揭阳普宁桥柱珠光民俗文化节举行,巡游队伍集结了英歌舞、标旗、大锣鼓、挑花篮等潮汕庆典节目,寄托着民众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期盼。图为挑花篮的小女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图为标旗少女队伍。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图为巡游队伍吸引民众。
羊城晚报讯 记者曾柯权报道:鼓乐齐鸣、标旗簇拥、烟花璀璨,一盏盏用甘蔗挑着的灯笼在大街小巷中点亮了夜空……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溪口村“穿蔗巷”民俗活动“浪漫”举行。这一极具地域特色民俗活动,从清朝年间流传至今。
就在前些天,广东潮汕多地连续上演了又一波潮汕地域传统文化新年秀,而今年它的特别之处,就是其新年地域文化秀,几乎进行了全媒体全平台极广泛的推荐,因而得到了极广泛的传播,使广大非广东非潮汕地区的受众,都深深的体验欣赏了一波潮汕地域固有传统文化。
“上英歌舞了,比我们潮汕当地还是差一些。”“英歌舞没有炸裂的锣鼓,仿佛失去了灵魂。”乙巳蛇年春节是“非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在除夕夜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揭阳普宁英歌首次登上了春晚舞台。而早在2023年春节,英歌舞就一炮而红,在短视频平台“霸屏”,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