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号,记者来到栖霞市蛇窝泊镇蛇窝泊村村民孙秀芹的喜被店里。这几天订单不多,孙秀芹相对悠闲,“咱们胶东地区做喜被都要选日子,一般是农历双月的双日,寓意着好事成双。”在胶东地区,喜被是女儿出稼时必不可少的嫁妆,缝制喜被这件事也有着许多的讲究。
春暖花开,结婚旺季即将到来。在婚礼筹备工作中,咱青岛人比较看重的一项是做婚被,必须提前准备好,不能仓促。有些人会选择在商场或是网络上买成品被子,但按照咱岛城的风俗习惯,不少人更愿意现做被子,这不光是一件结婚用品,还代表了长辈的美好祝愿。
蓝夹缬 | 蓝夹缬技艺始于秦汉,兴盛于唐,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夹缬”本指古代朝廷中染制出图案花样的丝织品,后流传汉族民间,在棉织品上染制,也称“夹缬”。我国浙南地区以蓝草汁为染料,在丝或棉织品上染制出图案花样的,我们就称为“蓝夹缬”。
但仍有古老的结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其中之一就是陪嫁品中一定要有囍被。一般来说,红色、绿色、桃红色、粉红色看起来喜庆,特别是传统的中国红,更是大多数人的首选颜色,不仅常见,而且算是喜庆的代表色,更有一种烘托热闹氛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