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在3岁以内更常见,考虑和6月龄之后,母亲经过胎盘传给孩子的抗体逐渐消退,孩子自己的免疫力弱抵挡不住病毒侵袭有关。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0—5岁儿童易感染,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主,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少数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系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春季来临,气温回升,即将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家有宝贝的家长们,请一定留心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这份手足口病预防指南请查收!
进入四月,气温迅速回升,根据手足口病流行规律,4月起手足口病病例数将逐步上升。据了解,北京市手足口病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至7月出现春夏季高峰,8-11月出现秋季高峰,这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专挑幼儿园、学校等孩子们聚集的场所“兴风作浪”。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以下是预防手足口病和后期治疗的建议: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特别是在接触口、鼻或眼睛之前和之后、进食和处理食物前、接触水疱后以及如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