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在建康(今南京),登赏心亭远眺时所写。
又是一年立春。春日里,总会想起贺知章。他的一生,与春风为伴,虽然身在官场,却总有一种超然的气度,似春风过处,任花开花落,若无意若有情,可是却在无为中有为,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称颂。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待人坦坦荡荡,热情豪爽,真诚地奖掖新秀,让人如沐春风。
“求田问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典故。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义是指多方买地置屋,后来形容一个人视野狭窄、格局不大,只知道谋求个人私利,没有远大的志向。这则成语典故诞生于东汉末年,同今天江苏省涟水县诞生的一位历史名人——陈登有着密切的联系。东汉末年,下邳郡淮浦县有一名门望族——陈氏家族。
#夏日生活打卡季#一、秦晋秦晋之好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联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2、琴瑟比喻夫妻感情和谐,《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做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我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理解不到位,就会造成答题失分,今天高中语文学习助手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典故的意义,帮你提高古诗词答题成绩,赶紧收藏吧!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4月6日,周到直播诗词接龙大挑战走进了苏州博物馆。展厅内,文物青铜剑前站满游客,辛弃疾词中的“吴钩”和文物有何关联?路人诗歌随机提问竟都能对答如流,且随主播一起走进苏州博物馆,共赴一场“诗词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