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萍,《鱼跃飞浪 屏风》,2021,丝线、丝绸。蒋颜泽,《冰川纪》,2014,骨瓷。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周博接受收藏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当代设计一方面承接中国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则走向现代,两者取其“中”,用艺术形式做出来,这就是中的精神。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在绿草萋萋、白鹭戏水的白沙河畔,2023年青岛市首届非遗文化节上演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业态的融合交响,借助美食、市集、音乐、观影、露营等载体,传统文化插上了艺术和科技的翅膀,历史与当代交辉、非遗与时尚相映。
海峡导报1月22日讯(通讯员 黄梓玲 乔茜 记者 梁静)在科技与艺术交织的时代,一场AI艺术作品展于1月19日在厦门秋地艺术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主题为“超级明星”的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AI绘画作品,挑战了传统艺术观念,让观众深入体验了人工智能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新华社天津4月15日电(记者周润健)春夏交替天渐暖,赏拍银河正当时。这时节的银河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弯弯的拱桥或拱门,蔚为壮观。北京星空摄影爱好者李召麒2017年4月22日在内蒙古贡宝拉格苏木拍摄的银河。
“板象:王绮彪的18000天”展览开幕式现场2024年7月27日上午,一个特殊的展览在北京云上美术馆油画博物馆开幕。不同以往,这次展览的作品不是绘在亚麻布上的油画,也不是印在纸上的版画,而是版画制作过程之中的原初材料——“五合板”。
【学术争鸣】作者:周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文字生成、图像生成、视频生成、语音生成……伴随着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成为一个街谈巷议的热词。
新华社天津3月25日电(记者周润健)近期,12P/Pons-Brooks彗星(以下简称12P彗星)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我国不少天文爱好者成功观测并拍摄到这位“天外来客”。星空摄影爱好者朱阳3月8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拍摄的12P彗星。
此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学术支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杨飞云、院长朱春林担任学术主持,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红梅副教授策展,由杨飞云基金会秘书长孙志义、北京云上美术馆馆长王鹤担任展览总监,北京云上美术馆承办,宁波启新绿色世界高尔夫俱乐部、仓耳屏显字库、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协办。
8月3日,由荣宝斋主办的第二届“中的精神——当代中国设计与工艺展”在深圳市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展览汇聚了28位顶尖设计师、艺术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携带69件(组)匠心独运的艺术设计与工艺作品,共同诠释“生生之美”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价值。展览将持续至8月23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石家庄11月11日电 (朱延生)“八百里太行胜景,赞皇嶂石岩点睛。”11月10日,由中共赞皇县委、赞皇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赞皇文旅项目北京招商推介会暨嶂石岩‘双创’启动仪式”(以下简称“推介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