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也是“好房子”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何加快推进改善既有公共建筑业高能耗的现状?
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工人在加工装配式建材混凝土砌块。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在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方面,要求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
节能改造是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节能改造需要先期投入且改造后节能收益不确定,业主往往动力不足、改造意愿不强。那么,有没有办法既能降低改造成本,又能保障节能收益呢?
大皖新闻讯 要加快学校、医院、商场、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筑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支持园区设立专业化节能降碳管理服务平台;安徽省内各个建设单位要做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7月10日,记者了解到,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制定了《关于推进建筑领域合同能源
原标题:节能改造暖房暖民心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通讯员 赵桂军 黄加梓 屈丽霞 李洪涛8月31日,山西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由中铁十二局牵头施工的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二期)PPP项目即将完工,进入收尾阶段,为18余万户居民带来更舒适、节能的居住环境。
太原师范学院宿舍177户居民家中开始更换双层中空塑钢窗;山西省邮电学校宿舍3栋居民楼外立面开始加装保温层……由中铁十七局参建的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二期工程,“五一”期间依然紧锣密鼓施工,为城市节能改造、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按下“加速键”。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光明日报通讯员 屈丽霞“去年底,我们统一更换了窗户,把原来的单层玻璃换成了双层,家里温度一下提升了三四摄氏度。现在墙体和屋顶全部改造完了,今年冬天,家里肯定还会再暖和一些。”77岁的周绪英和老伴儿在山西省太原市金泽苑小区住了21年。
数据显示,中国建筑行业上下游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50%,已经成为落实绿色发展的一大阻碍。其中我国有超过600亿平米的既有建筑,绿色建筑仅约为10亿平米,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存量大、覆盖面广、能耗高且改造难度大,任务异常艰巨。
本报讯 太原规模最大的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工程8月31日完工。《光明日报》9月7日以《暖心工程带来绿色生活——山西太原逾千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完成节能改造》为题,报道这一暖心工程。报道讲述道,77岁的周绪英和老伴儿在山西省太原市金泽苑小区住了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