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至今,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全面投入应用,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航天器登月采样和返回,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一次性成功实施火星“绕”、“降”、“巡”等三大工程目标,高分卫星工程、科学卫星和商业航天项目如火如荼,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气象。
自2021年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已有7个航天员乘组共21人次前往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由于太空为真空环境,为了给航天员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太空之家”,空间站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简称环控生保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保证航天员在清新健康的空气环境中工作生活?
中国为何要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的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有什么不同?见面会上,对于上述有关空间站的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助理董能力介绍,中国的空间站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在综合效益、宜居性、应用效能等方面,以及动力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都具有明显优势。
今天,我国空间站任务首发飞行器——“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踏上了探索宇宙的征程。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表示,空间站工程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空间站什么样?
今年3月,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防部太空发展局计划在国际空间站上测试用于跟踪高超声速导弹发射的设备。俄罗斯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认为,美国计划在国际空间站测试用于监测高超声速导弹发射的设备,将国际空间站用作五角大楼的试验平台,美国正在树立一个危险的先例。
前苏联在空间站发展方面捷足先登,经历了“礼炮号”、“和平号”等三代空间站的建设。中国在面临西方大国技术封锁的不利情况下,利用后发优势,一步一个脚印,独立自主发展了中国“天宫”空间站,在人类探索太空的领域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