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由于受限于国力,新造军舰其实不多,日本联合舰队大部分战舰都是战前建造服役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出于战争需要日本开建了一批军舰,但对比美英新战舰数量实在太少了,损失的战舰根本得不到补充,这也是日本海军越打越弱的原因。
1936年随着伦敦裁军会议的失效,海军进入无条约时代。当时日本决定建设轻快迅捷的海上兵力,以轻巡洋舰、驱逐舰、潜艇来弥补主力舰的不足,战时将轻型兵力靠前部署,监视、跟踪、削弱敌主力舰队,为己方主力投入决战创造有利条件。
从1944年末开始,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开始节节败退,美军逐步逼近日本本土,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丧心病狂的日本法西斯为了垂死挣扎,想出了让士兵有组织地对美海军进行自杀攻击这种毫无人道的方法,甚至还专门组建了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队。
巴劳鱵级潜艇是猫鲨级潜艇的改进型号,首艇巴劳鱵号于1943年2月4日服役,由于其出色的设计曾一度计划建造182艘,最终建造了120艘,可仍旧是美军历史上建造量最大的潜艇,随着60-70年代该级潜艇从美军序列中陆续除役,部分潜艇以各种方式移交给其他国家海军,包括土耳其、意大利、阿根廷、荷兰、西班牙、智利、希腊、委内瑞拉等国,时至今日仍有该级潜艇处于现役状态。
除珊瑚海海战或圣克鲁斯海战这样的航母交战外,在瓜岛周边水域的几次海战中,战斗主要在美日双方运输船队的护航舰队之间展开,交战对手为重巡洋舰和驱逐舰,采取了近似于肉搏战方式的夜战、近战,越来越多的重巡洋舰在战斗中丧失,或是严重受创后在特鲁克或努美阿草草修理,或是永久地成为铁底湾内的“铁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