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据澎湃新闻报道,最近,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答复民革吉林省委会《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人才政策的建议》时透露,该省将在制定优化新版人才政策时适当地扩大人才分类认定范围,对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管理层将根据其业绩水平、社会贡献等情况按标准给予相应的认定和
氛围是个体的空气,是团队的生气,是事业的元气。新闻业务是媒体的基本盘,媒体的业务氛围深刻影响着新闻舆论工作的成效。如何让钻研业务、深耕业务、创新业务的氛围更浓,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是新闻人需要深层求解的问题。
在社交媒体匿名求助过程中,平台用户行为出现了有趣的悖论:一方面,投稿人希望通过这个有中心色彩的微博账号,将自己的个人情况以匿名的方式呈现在基数庞大的账号粉丝面前,帮助自己在隐私受到保护的情况下作出利益最大化的职业或选择。
作者:王怡文 王贺新来源:《全媒体探索》2024年12月号当前,数字技术迭代升级,影响着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进程。《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
2月18日,以“守正创新 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主题的中国新闻奖研讨活动在福建福州举行。全国新闻界的媒体代表、专家学者齐聚榕城,围绕精品力作创制与评选等议题深入探讨行业经验与实践思考。研讨会嘉宾发言细节满满。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4日电 题: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智能向善”——中外人士热议新华社《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报告新华社记者在14日于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智库报告,引起中外人士广泛
在新媒体时代,伴随新媒体的蓬勃兴起而逐步崭露头角的“网红”型媒体人,充分利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平台,以更为灵活多元的方式开展内容传播,迅速汇聚起较高的网络人气与影响力。近年来,“网红”型媒体人正在成为主流媒体推进融合发展的“必需品”。
作者:杨鹏来源:《全媒体探索》2025年1月号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内容生产的模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再传播日渐成为传播学术和传媒实践的关键词。变革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还深刻影响了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推动着媒体生态的深刻重塑。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姝丽、张雪飞、陈映玲、杨奕东、羽静。受访者供图张灯结彩的泰国曼谷唐人街,陈映玲的镜头正对准汕头“阿伯”书写的对联,飘逸的中国字和大红春联,通过她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泰国V姐”传向60万粉丝。这是陈映玲和华侨华人新生代博主日常创作的一个缩影。
新型主流媒体内容建设既关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也直接影响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身份特点是社会成员进行定位与行动的重要依据,是形成共有价值、信念及规范的基础,影响社会结构的有效运转与社会系统的稳定。
8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通过网站发布消息: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校董会通过委任陈维安先生出任中大副校长(行政),任期三年,由2024年9月16日起生效。消息介绍,副校长(行政)是大学的主管人员之一,由大学校董会任命,并透过校长向校董会负责。
6月11日,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发布《人工智能 (AI): 个人资料保障模范框架》(下称《模范框架》)。《模范框架》涵盖4大范畴,具体包括:制订AI策略及管治架构;进行风险评估及人为监督;实行AI模型的定制与AI系统的实施及管理;以及促进与持份者的沟通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