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舞蹈培训学校突然“跑路” 学员合同无盖章咋维权? 律师:预付式消费需谨慎,签订协议前看仔细昆明的杨女士在广福路一家舞蹈学校交了学费,准备报班上课时,却发现这家培训机构关门停业了,教室人去楼空,对接人也联系不上,连自己加入的多个学员微信群也被强制解散,这让杨女士有点慌。
其中,2017年全年共受理375件,审结311件;2018年全年共受理360件,同比下降4%,审结389件,同比增长25.08%;2019年全年共受理594件,同比增长65%,审结546件,同比增长40.36%。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服务行为,推动化解校外培训收退费纠纷,日前,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培训合同》为该行业首个全国性示范文本,共十一条,充分考虑了中小学生在参加校外培训过程中,各环节必须明确的当事人双方责、权、利关系,涵盖了培训项目、培训要求、争议处理等内容,尤其对培训收退费及违约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旨在有效规范培训合同当事人签约、履约行为,从根本上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不少消费者反映考研、考公时遭遇培训机构“不平等条约”,江苏省消保委近日发布的考研、考公机构格式合同调研结果显示,培训机构和消费者签订的格式合同普遍存在不公平条款现象,部分机构存在收费模式复杂,退费条件严苛,还存在强制要求消费者提供部分个人信息,甚至违法设置罚款条款的情况。
“保过班”、“考录不上全额退款”公考培训机构这种宣传噱头比较常见,但没考上真退款的却很少见。日前,佳木斯汤原县人民法院就发布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例。为参加黑龙江省汤原县事业编招聘考试,95后女生小雨(化名)特地选了一家“保过班”,并签订了“考录不上全额退款”的协议。
在今年培训机构转型和整治工作中,规范培训合同也是其中的重点。记者日前从市教育局等部门了解到,当前培训机构和家长使用示范合同文本意识仍然不强,近期,多部门将联合进行检查,机构如仍未使用示范合同文本将视为违规。
宁德网消息(记者 徐磊)8月11日,记者从宁德市运管处获悉,日前宁德市首份《宁德市机动车驾驶培训合同》(以下简称“《驾培合同》”)范本亮相,本月起在全市驾培行业推行。签订《驾培合同》,学员与驾校发生利益冲突时,将有法可循。
但是,在教育培训市场日益繁荣的同时,大量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也随之产生。其中,2017年全年共受理375件,审结311件;2018年全年共受理360件,同比下降4%,审结389件,同比增长25.08%;2019年全年共受理594件,同比增长65%,审结546件,同比增长40.36%。
据介绍,《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为该行业首个全国性示范文本,共十一条,充分考虑了中小学生在参加校外培训过程中,各环节必须明确的当事人双方责、权、利关系,涵盖了培训项目、培训要求、争议处理等内容,尤其对培训收退费及违约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旨在有效规范培训合同当事人签约、履约行为,从根本上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潮新闻 日常生活中,小到去商店买东西,大到买车买房,多数市场行为需要通过订立和履行合同来达成,合同越来越成为经济交流双方建立信任的落脚点。“一经出售,概不退换,不找零,不兑现”“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这些常见的合同格式条款,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