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先生颇为气恼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遇到这事,自己看电影的心情都大打折扣。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伴随着电影市场迎来观影热潮,消费者吐槽不断:电影票价一路水涨船高“看不起”、同场次不同座位存在较大价格差异、看3D电影得额外出钱买3D眼镜、限制外带食物等。
来源:【读特】近日,一则反映视听类App重复收费的视频走红网络。调查发现,当前不少视听类App存在类似的资源不互通、“套娃式”收费等现象。视听类App重复收费已成为行业流行的商业模式,平台藉此不断增加收费项目、挖掘收费深度,以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图一:小米影视VIP连续包月次月自动续费说明字样较小。“购买一台海信电视1500多元,但里面聚好看、少儿、音乐、健身、教育等VIP的年总价将近2000元,都超过电视机的价格了。”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记者,“海信聚好看VIP还只能开通包年会员,没有包月、包季选项。
近日有网友发现,在某社交平台商城里,有商家在出售“高清4K播放设备”,可以观看很多热播电视剧和各种电影大片,号称“所有收费的,都能免费看。免会员,无广告。”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花费59.
其中提到,规范内容和服务收费,建立完善科学、公开、透明、诚信的收费公开制度,依法依规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杜绝“套娃收费”“套路收费”,畅通投诉、咨询和纠纷解决渠道,优化用户体验。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看一场电视节目,原以为只要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现在却要打开电视,先看广告,再充会员,反复“折腾”,才能看上。春节期间,不少市民朋友们都打开了电视,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前,本想嗑嗑瓜子,一起收听一场场视听盛宴,但却惊讶地发现,想要看电视节目,需要反复充值。
来源:潮新闻 追剧、听歌、阅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网络视听内容埋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互联网视频节目11291.9万小时,互联网音频节目7968.6万小时,短视频54746.3万小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60.9%、32.7%、5.5%。
电视机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就连年轻人也直呼“搞不懂”。媒体调查发现,现在的智能电视机大多内嵌了多套不兼容的会员体系,哪怕充了一个会员、又充一个会员、再充一个会员,可能消费者仍然无法看到想看的所有影视内容,最终陷入“套娃式充会员”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