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新海鲟”轮 采访对象供图今天,全球最大、国内首艘15000立方米舱容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在江苏启东交付。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绿色、智能、环保型疏浚重器,“新海鲟”轮开启了我国LNG清洁能源在挖泥船上应用的序幕。
扬子晚报网7月17日讯(通讯员 薛波 彭玉章 记者 石小磊) 7月17日,在南通和崇明两地海事部门的联合维护下,由中交上航局投资、振华重工建造的全球最大、国内首艘以液化天然气和柴油作为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号,顺利从江苏启东出江试航。
8月29日,在南通和崇明两地海事部门的联合维护下,由中交上航局投资、振华重工建造的全球舱容最大、国内首艘以LNG和柴油作为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轮迎来新动作,顺利从江苏启东携气出江试航。
9月19日,由中交疏浚所属上航局投资建造、疏浚技术研究中心总承包的中国最大25000方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开工仪式在上海启东举行。海面上,这条总长180米、型宽36米,型深17米的“巨无霸”船缓缓出发,开始挖泥。其超大舱容、超大挖深以及高航速等特点吸引众人的目光。
12月9日上午,振华重工为中交疏浚集团建造的两艘30000方舱容等级耙吸挖泥船项目在振华启东海工举行铺龙骨仪式,标志着南通又有两艘疏浚利器正式开建。首制船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工交付,建成后该船也将成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最大的耙吸挖泥船。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从巨型双燃料发动机的问世,再到国产大飞机C929的迅速迭代,中国制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这股风潮也延伸到了船舶制造领域——中国即将交付一艘亚太地区最大的耙吸挖泥船。
7月17日,在江苏南通和崇明两地海事部门的联合维护下,国内首艘以液化天然气和柴油作为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号,顺利从江苏启东出江试航。据了解,耙吸式挖泥船属于疏浚工程类船舶,主要负责航道疏浚维护,同时也是泥沙吹填的“利器”。
8月30日,由中交疏浚投资建造的全球最大、国内首艘采用LNG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顺利完成为期2天的LNG燃气试航,各项试验结果符合设计标准。这标志着“新海鲟”轮的各项性能已具备运营条件,进入交付倒计时阶段。“新海鲟”轮总长155.
9月28日早上7时许,全球舱容最大、国内首艘LNG双燃料动力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轮顺利开航,前往上海洋山港进行疏浚作业。“新海鲟”轮总长155.7米、型宽32米、满载吃水9.9米,泥舱设计最大舱容达17000立方米,相当于6个国际标准游泳池大小。
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中交疏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建造的2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项目合同在上海签约,计划于2025年底交付。
8月30日,目前全球最大、国内首艘以液化天然气(LNG)和柴油作为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顺利完成为期2天的LNG燃气试航,各项试验结果符合设计标准。这标志着“新海鲟”轮的各项性能已具备运营条件,进入交付倒计时阶段。“新海鲟”轮由中交疏浚投资建造,总长155.
今天(2月15日),在江苏启东长江水域,我国首艘、自主研发全电驱拼装式深水环保绞吸挖泥船“浚澜”轮下水。据了解,“浚澜”轮总体设计体现“绿色、高效、智能、环保”的理念,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船体总长67米,宽11.
日前,记者在中国船舶集团2024年国企开放日活动中获悉,国产35000方巨型耙吸挖泥船建造取得阶段性进展:在设计方面,已完成约60%的工作量;在建造方面,部分分段建设已完成,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工交付。届时,该船将成为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
11月8日,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开幕。在大会首届应用场景招商成果展的高端装备展区里,两艘“船”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被誉为“世界第一抓”的金广是世界上最大的挖泥式抓斗船,它拥有着世界最大的200方挖泥抓斗,每挖一斗泥,可将一个标准篮球场填高半米。
9月1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中交上航局投资、振华重工承建的我国首艘、全球最大1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号顺利交付,成功开启我国LNG清洁能源在挖泥船上应用的序幕,标志着我国疏浚业在绿色、环保和节能等技术应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