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近日,一则名为“女子到银行存10万现金被问钱来源”的话题登上热搜。存10万元现金是否需要说明现金来源或提供其他相关证明?针对该问题,1月8日,海报新闻记者咨询了北京多家银行。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银行办理五万以上的存取款业务,相信经历过的人都深有体会,在遇到银行要求证明存款资金来源和取款资金用途时,如果不能正确回答提问,很可能这个业务就无法正常办理,甚至可能被银行报警来追查你的资金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啊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踩坑了。
最近,央行、银保监和证监会,三大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文件要求,5万元以上的存取款,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存取业务,不能随意办理,要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小王兴冲冲地走进银行,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装着五万元现金的信封。柜员耐心地解释道:“先生,根据我们银行的规定,当客户存入超过一定数额的现金时,我们需要了解这笔资金的来源。这是为了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同时也是我们履行反洗钱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每经记者:张宏 每经编辑:张益铭1月8日,“女子到银行存10万现金被问钱来源”冲上热搜第一,在榜时长超8小时。据媒体报道,江西一女子在某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带着10万现金去银行办定期,结果从袋子里拿出现金后,银行工作人员忽然问她,要存多少钱?钱从哪里来?
1月8日,话题#女子到银行存10万现金被问钱来源#冲上热搜第一。据悉,江西一女子在某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拿10万元现金去银行存个定期,没想到银行工作人员问她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女子称,她当时心想你管我钱哪里来的,直接按我说的办理不就完了吗?搞得这钱是我偷来抢来的一样。
近期,一项关于个人现金存取的规定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该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近日,女子到银行存10万元现金被问钱来源登上了热榜,引发了关注。其实前段时间还有到银行存5万元被询问资金来源的新闻,隔三差五就有这样的新闻登上热搜。存款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要说明钱的来源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22年3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了一项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的银行规定。这一规定是由中国央行等三个部门联合出台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旨在加强对金融交易的监管,打击洗钱和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
记者卢亮 你是谁,你的钱从哪里来,要用到哪里去,或将经历“灵魂之问”了。按照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中国证监会三部门联合印发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将对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增加管控,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
对于自然人:自然人在银行存款时,每日累计存款超过5万元或超过1万美元的就会被监管,储户需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这也是为了防止洗钱等情况的发生,这个规定并不会限制储户的存取款数额,只是需要填写自己的资金来源或者资金用途,只要储户的资金来源是合法的,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当你去银行存钱超过5万的时候,你一定要谨慎了,工作人员会问你这几个问题,但凡你回答了一个话,那就亏大了,并且还会惹祸上身。你一定要注意了,我可不是在忽悠你。如果你按我说的方法去做不但不会吃亏,还会减少很多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