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宗室王爵中的“铁帽子王”,是对诸王中那些可以世袭罔替王爵的俗称,意指该王的王冠是铁定世袭不变的,即便在爵者有罪免其爵,该王爵的也不会革除。铁帽子王诸位都不陌生,但是铁帽子王是何时才出现的?第一个获封铁帽子王的又是谁?恐怕就很少有人能搞清楚了,就此两个问题,御史重点加以阐述。
众所周知,清朝初年有8位功勋卓著的宗室被封为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他们在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尤其是多尔衮,更是家喻户晓。那么这些王爷的二代们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清朝开国以来,先后册封了12家铁帽子王,其中8家是在清初立下了卓越功勋,因战功被封为铁帽子王,属于“功封”,另外四家是清朝中后期被“恩封”的,这12家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和庆亲王奕劻。
那么胤祥为何会获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为何后来慈禧太后又会废除掉怡亲王的爵位呢?胤祥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十三子,他的生母是敏妃章佳氏,由于章佳氏家族出身为镶黄旗包衣,地位比较低微,因此章佳氏在康熙后宫中一直都是没有名号的庶妃。
在清朝开国初期,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为清朝开基创业、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而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