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木心出生于浙江乌镇。木心本名孙璞,字玉山。璞意为蕴藏有玉的石头。孙家是当地富户,经过祖父两代苦心经营,财产颇丰,拥有田地两千亩。从小家里便给他请了名师,教授四书五经,“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五经中,最喜欢《诗经》,也喜欢借《易经》中的卜爻胡说八道”。
在乌镇的“晚晴小筑”,陪伴木心先生走过暮年时光的,还有并不引人关注的两位年轻人。他们是小代和小杨,都是鬓发乌黑,胡须剃青的帅哥。2008年,木心先生和小杨(左)小代(右)小代,贵州人,1988年生,16岁辍学,辗转来到乌镇,在东栅景区的逢源酒楼打工。
木心年轻时有个好朋友,是个音乐家,名叫李梦熊。李梦熊出身世家,精通多种外语,轻裘缓带,恃才傲物,不同流俗。二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李梦熊想写《从徐光启到曹雪芹》,并且怂恿木心续写《红楼梦》。两人总在徐家汇一带散步,吃小馆子,大雪纷飞,满目公共车轮,集散芸芸众生。
木心祖籍浙江绍兴。清末时 ,他的祖父孙秀林已小有资财,得悉乌镇这边创业条件优于绍兴,便卖掉田地、房屋,携全家一路奔波,来到乌镇。经过两代人的一番苦心经营,孙家的田产不断增加,成了乌镇的一家田庄大户,并在东栅 财 神湾购置孔家的部分房产,扩建为孙家厅和孙家 花 园。
1937年11月,乌镇沦陷后,当地的抗 日志士和一些散兵游勇,纷纷组织游击队 抗 日。一时间,泥沙俱下,良莠不齐,都声称是“筹措军饷 抗 日”,向地方大户、富裕人家索要钱财。孙家也收到过几次“恐吓信”,被要去了不少钱粮。
宋代翁森《四时读书乐》里有句诗: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书读多了,你看世界的方式也会改变。因为书籍的陪伴,让你心甘情愿地去当一个苦行僧,让你像一个虔诚的教徒一般,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何种困难,都坚守着心中的希望与梦想,执着而热情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