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法国《世界报》网站1月5日刊登题为《作为战后自由贸易教父的美国现在是保护主义复兴的典型》的文章,作者是阿兰·弗拉雄。文章摘编如下:“以前”,就是那个自由贸易信条带来全方面全球化的时期,人们会严肃而愤怒地谴责保护主义倒退的浪潮。
5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据白宫官网,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近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无视客观事实,频繁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西方政客大肆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有何意图?
近年来,美国持续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种做法遭到了包括其欧洲盟友在内的广泛批评,也在美国国内引来反对的声音。近日,央视记者专访了美国智库的专家,专家认为,这种人为“筑墙”“脱钩”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全球贸易发展,还会造成美国自身经济受损。
新华社莫斯科5月23日电专访: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将适得其反——访俄罗斯新社会研究所所长科尔塔绍夫新华社记者安晓萌俄罗斯新社会研究所所长瓦西里·科尔塔绍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将适得其反,美国经济不仅无法从中受益,而且将面临陷入严重危机的风险
参考消息网3月21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16日发表安德鲁·杜伦的文章,题为《美国进一步背离自由贸易共识》。全文摘编如下:过去一周针对外国公司的强硬举措表明,华盛顿已经放弃了对外开放,现在支持一种更具民族主义色彩的保护主义经济政策。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持续力推“买美国货”政策。不久前,美国发布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新规定,要求所有接受美国联邦政府补贴生产的电动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此前,美方还表示,受政府补贴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所需的“油漆、砖头、木材”等一般建筑材料,也要使用“美国货”。
特朗普政府近期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尤其是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加征关税措施,已对美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显著冲击。这种“损人害己”的策略不仅未能实现贸易平衡目标,反而引发美股剧烈震荡,暴露出贸易战对美国自身经济的反噬效应。
董一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近期,《通胀削减法案》成为美国与欧洲的矛盾焦点,贯穿了美欧之间的一系列经贸和外交互动。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对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痛批《通胀削减法案》“造成西方出现裂痕”。
央视网消息:日前,美国宣布进一步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产品加征关税。这一做法明显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质疑和批评。这一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中国又该如何应对?来看5月26日的《记者观察》。
商务部 视觉中国 资料图5月14日,据环球网报道,白宫宣称,新措施将影响价值18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钢铁和铝材、半导体、电池、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和起重机等。根据白宫官网,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
2024年4月2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谢锋指出,对华贸易战打了6年,结果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2000亿美元,物价上涨加剧通货膨胀,到头来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吃亏的是美国企业,冲击的是国际经贸秩序和全球产供链,拖累的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当地时间3月3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的决策,犹如向全球市场投下一枚经济核弹。消息一出,道琼斯、标普和纳斯达克三大美股指数应声暴跌!这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资本市场海啸,不仅揭示了美国经济结构的脆弱性,更暴露出单边主义贸易政策的巨大反噬效应。
新华社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法布里齐奥·霍克希尔德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美国新一任政府就职后提出新的保护主义关税政策,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将损害全球贸易、扰乱供应链、加重美国消费者负担,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最早将于4月2日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特朗普对这一关税计划暂未透露更多细节,但他认为长期以来美国出口汽车在国外市场受到不公平待遇。专家表示,美国此举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会使美国及其贸易伙伴都遭受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