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uch AE, Bajpai S, Bassett DR, Carnethon MR, Ekelund U, Evenson KR, et al. Daily step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5 international cohorts.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2;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走路,但你可能不知道,走路也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它与某些疾病息息相关。如果走路时有异样的感觉,或者步态出现了异常,可能预示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要引起注意。一起了解一下吧!1血管堵不堵?站起来走两步!
步态异常引发的跌倒损伤和自理能力丧失,会严重威胁日常生活质量。生活中要多关注走路姿势,及时发现其背后的隐患。行走时,如果有一侧上肢屈曲,手臂摆动消失,大腿及小腿伸直,脚向外甩呈划圆弧状。这可能与脑卒中后的偏瘫有关。抬脚缓慢,落地时有力,步态不稳,东倒西歪,不能走直线。
张大叔一直都有散步晨练的习惯,坚持了很多年了,身边一起晨练的伙伴们一个个离去,他也慢慢地觉得自己老了。自从过了70岁后,他明显觉得自己步伐不够轻快了,总会和旁边的邻居感叹不得不服老。邻居安慰他:“心态一定要好,健健康康活到什么时候就算什么时候呗!不要总是灰心,觉得命不久矣。
79岁的陈老近两个月来出现了记忆力下降,行走不稳,走路不能走直线的症状。一周前症状加重,出现记忆减退、认知障碍(类似“老年痴呆”),平躺时不能独自起身,走路困难(只能在旁人搀扶下才能行走),频繁摔倒,并伴有尿失禁。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些退行性的变化,包括关节会出现骨刺,脑组织会出现萎缩等。如果是短时间内迅速出现一些步态的异常,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再伴有其他的一些神经系统的症状,这个时候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某一个系统出现了问题。
@低头族你最近有没有发现自己走路越来越有“仙气儿”~飘、晕,犹如踩在棉花上我就问,你的颈椎还好吗?颈椎,整个脊椎的第一个节段体积最小,承担的责任却很大!既要维持头部平衡与稳定还要迅速而灵活地完成繁杂的动作你知道吗?“低头族”长此以往,颈椎就会不堪重负!
研究显示,每天11分钟(每周75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比如快走,就足以降低心血管病、脑卒中和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每周7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足以:降低23%的过早死亡风险、、降低17%的心血管病风险、降低7%的患癌风险。有人说,脚步是我们跟自己的聊天记录。
● 一项研究表明,大脑老化前,手和脚就会发出信号,最早在10年前就有征兆。“步态功能衰退”可能是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手部力量衰退”可能有助于识别阿尔兹海默病风险。值得关注的是,相比步态功能衰退,手部力量与大脑老化的表现更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