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低价引流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手段,本应是消费者享受实惠的契机,然而如今却演变成许多商家掏空消费者钱包的惯用套路。影楼“套餐刺客”:选片先交“亲子税”“宝宝人生重要成长纪念,会员专享1399元摄影套餐,前50名先到先得!
如今期限已至,南都记者对20余家互金平台进行测试发现,在用户注册、额度申请环节,被测平台均未出现强行搭售优惠券、先行扣除利息等行为,不过58好借、马上消费金融、万达贷、拍拍贷等平台存在以“帮助提额、提高放款几率”等承诺,引导借款用户开通会员的情况。
一家担保公司开设的助贷平台,将平台客户导流至另一个助贷平台,最终导向变相高利贷平台,客户借贷资金的实际年化利率抬高到100%以上。在监管持续高压下,“助贷圈”又开始了新玩法。2024年7月,第一财经曾调查报道部分助贷机构“套娃式”引流、穿透至无资质平台。
点个外卖,平台要借钱给您花;订张机票,平台要借钱给您花;就连美个颜、修张图,平台还是要借钱给您花。最近,不少市民发现,原本费尽心思想让您花钱的各大网上平台,突然纷纷下大力气想借钱给您花,究竟是怎么回事?
现在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App,绝大部分都能看到借款入口,给用户带来了超额的体验负担。App为何热衷放贷,在业内看来,一方面消费金融市场巨大,另一方面App前期已完成用户积累,到了流量变现阶段,再加上P2P清退后留下的市场空间,导致App抢着放贷。
只因点了一个贷款申请,便在几分钟内,收到无数个贷款中介的轰炸式营销,这样的经历你可曾有过?近日,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馈,在OPPO官方推荐的信贷产品欢太金融上申请贷款,宣称最高可借额度20万元,利率低至7.
众多的网贷平台给急需用钱的人解了燃眉之急,但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网贷平台,他们通过搭建虚假贷款平台,收集受害人信息,然后让受害人加QQ,下载指定的APP进行贷款,再以账户冻结需解冻等为由,一步步诱骗受害人将钱转入他们的“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