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沿着运河读中国——水韵江苏·文化走读 (淮安专场)活动“打卡运河之都世界遗产点”举行。清江大闸、慈云寺国师塔、陈潘二公祠、臧家码头、淮安榷关……本次活动从水陆两条线路走读大运河淮安段,探寻运河文化,讲述运河故事。
一条大运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悠悠流淌。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板闸遗址位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点——淮安,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十字路口。近日,大运河板闸遗址公园地面景观已面向市民开放,《淮安板闸——明清遗址考古报告》也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为淮安地区大运河文化研究再添重要新资料。
千年运河,千秋淮扬。这里曾演绎“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繁华不息,这里正展现“运河之都、百里画廊”的时代新貌。9月15日下午,“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运河名城系列来到淮安,以“复兴城市梦想,运河之都奋楫新时代”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览运河气象、与城市对话的文化思想盛宴。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大运河淮安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包含2处遗产区、1段河道和5处遗产点,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约占整个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面积的七分之一。淮安是完整见证了中国大运河历经邗沟、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段历史的城市,是当之无愧的“运河之都”。
中国59项世界遗产(含362个子项)按地区分布(一),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列出58项世界遗产,方便一般旅行人使用。中国59项世界遗产(含362个子项)按地区分布(二),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列出59项世界遗产和362个子项,方便深度游之人。
本报讯 记者张洽棠报道 近日,由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专题研究部和大运河智库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京杭大运河沿线设区市建设“致富河、幸福河”智库报告》发布。智库报告提出,在京杭大运河沿线20个设区地级市中,素有“运河之都”之称的江苏省淮安市已成为“致富河、幸福河”的率先践行者。
近日,为期四天的畅行中国·走进淮安主题采访活动落下帷幕。淮安位于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是一座在运河边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在这里生活、驻足过的伟人名人、秀美的自然风光、精致的美食共同构成淮安丰富的文旅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