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从浩瀚的宇宙到渺小的微观世界,一步步解开了诸多的难题,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演变到日心说,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失望地发现,在宇宙中人类越来越渺小,地球这个神奇的星球,很可能是只是因为一系列的巧合,才诞生了生命。
让我们看看一个人的手2.第一个是放大到一厘米的距离3.放大十倍后,可以清晰的看到皮肤上的毛孔4.然后紧接着放大100倍后,此时皮肤组织开始显露记住:普通相机(可见光谱)将无法分辨 0.1 微米以下的精细结构。5.放大1000倍后,可以看到单个单元格6.
人们对这样的“道”或“光子”还是不能完全理解,是不是和电子、质子、中子等一样的很小很小的“颗粒”,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子、质子等再怎样小,毕竟还是有大小、有质量,而“道”或“光子”是小到没有大小、没有质量的程度,也就是“无”的程度,于是老子进一步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
再放大到10万倍,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染色体了放大100万倍,就能够看到DNA了当放大到1000万倍后,这个时候的距离是1纳米,DNA就是这些小颗粒组成放大到亿倍后,就是我们听过的电子云了如果在电子云的基础上再放大1万倍,就是电子云上小点点,原子核再放大的话就超出人类认知的范畴了,这
于是人类将目光移向了外太空,他们期望寻找到心目中的第二地球,遗憾的是人类对太阳系的8大行星进行探索时,未能找到真正的第二地球,有些人类所谓的第二地球实际上也不适宜人们居住,虽说这些星球与地球的生态环境或许有些相似,但它们始终不具备如地球一般优异的宜居环境,毕竟就目前人类的科技而言
我们总是认为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这个世界中的任何物质、任何物体,所以有些人产生了一种固执的观念,他认为通过眼睛看到的东西才是实实在在的;他看不见的就不相信。看不见就不相信,这话听起来很在理,可是在稍微高一点的层次看,它就不在理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如果一个吃货突然变成一个科学爱好者+艺术家,毫无疑问她是会引起人们的嫉妒哒!Caren Alpert将对这三大领域的爱结合起来,用一些食物在微观状态下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我们每天送进嘴里的那些东西私下里都长什么样。
放大2千万倍的物体,真像是看科幻片2)芯片表面3)人类精子4)眼睫毛5)覆在覆盆子上的蝴蝶卵6)尼龙绳7)蚊子的头部8)别害怕,这只是菜花9)虱子10)生锈的钉子表面11)科利柏鸟的舌头12)蝴蝶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