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次战役我军最艰难的时刻,26军去前线迎战李奇微的“撕裂者行动”,26军不夸张的说是代表一个兵团来作战的,他们这次过了三八线之后,是一路走一路修,在铁原至议政府一带,逢山必做工事,预高地就预备阵地,做了充足的战线准备。
作者:莫孤烟当55岁的马修·邦克·李奇微飞赴东北亚战场,接替因车祸而身亡的沃克成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时,他接手的是一支迭遭重创之后“迷失了方向的军队”。这支本应生龙活虎的军队,此时已经彻底失去了自信,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能听到归国航船的汽笛声”。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9日11时,彭德怀、邓华、朴一禹以中朝联合司令部名义下达新的作战部署令,指出:敌于七日开始全线总攻击,我为缩短供应线,等待后续部队,引敌深入至于我有利地区,以便战役反击,决以现在第一线各军与军团由现阵地采取运动防御,以四五天时间,撤至高阳、议政府、清平川、洪川江北至丰岩里线后,由二线各军与军团接替,继续采取运动防御到三八线以北地区。
在此一战中,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而这也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但或许也有许多人不知道,其实这样精彩的战役其实也在抗美援朝中上演过一次,今天就让富贵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这场让世界都为之震撼的“水淹美军”之战。
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的第三次战役胜利结束后,志愿军一线作战部队极度疲劳,补给困难,难以继续作战。1月8日,志愿军党委对各军下达休整指示,并暂定休整期为两个月。就在接连取得三次战役胜利的志愿军和人民军转入休整的同时,美国当局也陷入了对是否撤出朝鲜问题的争论。
1951年1月4日,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进入尾声,三十九军开进硝烟弥漫的南朝鲜“首都”汉城。志愿军攻入汉城的消息传回国后全国沸腾,入朝之前那个一直笼罩在人们心头的大问题:中国人能不能打赢美国人的疑虑烟消云散。《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祝汉城光复》,天安门广场上祝捷活动通宵达旦。
1951年初春,冰雪刚刚开始消融,在朝鲜半岛的华川,英勇的志愿军第39军,在运动防御战中,面对强敌,巧妙地利用“三国”智谋,再次创造出“水淹七军”的经典战例——水淹美军陆战一师,而指挥这次战役的是有“常胜将军”美誉的39军军长吴信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