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林婧处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县城,现代开放又拥挤狭小,是一座充满复杂和矛盾的围城。有人心向往之,有人避而远之。近日,伴着低沉的歌声,一组以县城、小镇为背景,以泛黄的怀旧风格取胜的人像写真或街头摄影迅速在短视频平台爆火,“县城文学”成为今年五月的热议话题。
□季霜石 (南京师范大学)复古偏暗的色调,陈旧斑驳的物件,衣着朴素的人物迷惘地望向远方——几种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县城文学”类摄影作品的核心氛围。近日,此类摄影作品方兴未艾,也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是:这类摄影作品中展现的,是否是真实的县城生活?
最近,“县城文学”在网络上迅速崛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网络上甚至出现套路化的拍摄教程供他人模仿学习。这种摄影风格以灰暗色调、破旧建筑、压抑表情等元素为特征,配上“走不出,看不破……”的背景音乐,呈现出一种对县城生活的忧愁和无奈。
在文学里,“没有县城,万万不能”,如今这股“县城文学热”弥漫社交平台和影视作品,从“鹤岗化”的房子包围北上广深,到《春色寄情人》《微暗之火》《走走停停》里的小镇青年当上主角,县城缘何成了当下年轻人的“精神故乡”?
色调是灰色的,建筑是破旧的,姑娘是青春的,但表情是忧郁的,这么一个场景,配上“走不出,看不破……”这让小镇青年们,在经历困窘的适应过程时,不得不承担着双重焦虑——就像是曾在网络上引起讨论的“小镇做题家”,教育社会学学者谢爱磊提到,跨入城市的小镇做题家与城市籍学生所经历的是两种意义上的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分裂并非完全是物理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社会生活上。
□柳嘉慧 (西南科技大学)近日,一股名为“县城文学”的摄影潮流在抖音平台上悄然兴起,吸引了大量网友的眼球。这些“县城文学”风格的摄影作品,大多以毛不易的《一路山程》为背景音乐,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凌乱狭窄的街道”“废弃的居民楼”“生锈的铁窗”“木讷的表情”等各种要素来进行构图。
中新网南京7月9日电 (记者 高凯)“云落处,小说开始——张楚《云落》新书分享会”日前在南京市先锋书店五台山店举办。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毕飞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平以及作家、《云落》作者张楚出席分享会,围绕《云落》的县城书写和人物命运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