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民科和公知是中国存在的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专门美化西方,批判中国,以自由民主自居,一种是对科学研究有着浓厚兴趣,试图推翻成名的科学理论,尤其是相对论,被民科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爱中而反西。
这两天“民科”郭英森因5年前提到引力波的视频刷爆朋友圈。不少网友纠结的是,官方科研机构与民间科学爱好者之间的沟通总是隔山打炮,无法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交流。尽管很多人觉得一些“民科”理论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不值得聆听和讨论,但科学家与“民科”公开层面并非没有交集。
为弄清学者李子丰如何推翻相对论,在其引荐下,记者采访了其多年合作者梅晓春。这位曾经的高校物理老师,本想成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忠实捍卫者,但从象牙塔出走后却成为“非主流学者”,亦是知名“民科”,自称已和相对论搏斗40余年,在该领域与李子丰合作11年之久,主要工作就是颠覆爱因斯坦理论。
那时候学校里就时长能看到这类人: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到处打听数学系或者物理系在哪。和他们聊过几次天,发现这类人通常都是来自贫苦地区的农民,通常都是小学或者初中学历,几十年在家里,也不工作,也不种地,却醉心于解决歌德巴赫猜想,或者立志推翻相对论。
原本如火如荼的引力波科普,这些天突然被5年前的一档电视节目盖过了风头——有关是否欠“诺贝尔哥”郭英森一个道歉的信息连续刷屏,并且招致了不同声音的大碰撞。同时,也把“民科”这个群体再一次带到了聚光灯下。到底是什么让“民科”刷了我们的屏?
中国的网络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保持“正统观念”的一群人面对质疑,总是用“民科”怼回去,似乎民科就没有资格讨论严肃的学术话题。实际上,翻一番近代科技史,你会发现,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绝大部分是“民科”们建立的。
2025年1月,浙江某中医诊所内,一位仅凭脉诊就准确判断出患者早期胃癌的民间老中医引发全网热议。而就在同一周,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中医博士因误诊被患者投诉。这场对比,掀开了中国中医界最尖锐的争议——真正的中医高手,究竟在深山老林的民间,还是在高等学府的殿堂?
没有系统学习过物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却在领域顶级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而且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双重身份,合作者是天体物理领域的大牛人,他就是自称“民科”的业余物理学爱好者老梁,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引起了网友们的兴趣。
郑永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五年前,在一档电视娱乐节目中出镜的一位下岗职工,在节目中提到他正致力于“引力波”等诺贝尔奖级的重大科学研究,遭到了评委和主持人不留情面的批驳。
“学院派”和“口语派”是两个派别吗?当然不是,二者是有交叉的,但中国的半瓶醋理论家们管这两者弄成了两派,还针尖对麦芒,而且还稀里糊涂地当成理论写进了教科书,你说,中国的诗歌理论严不严肃?!(为了发表,有时本人也不得不沿用这个提法。
这两天,因一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推翻相对论”的文章而走红的李子丰教授总算是求仁得仁。并因此引起了全社会对“民科”的关注。大多数人对“民科”的印象还停留在“水变油”“永动机”的层面上。其实“民科”天才的脑洞和惊人的研究成果,足以分分钟把你笑到胃痉挛。今天就给朋友们聊点乐呵的。
首先,不要举科学家例子,我指的是打着推翻各种理论的江湖骗子,而不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富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家。随着网络发展,中国涌现了许多危害网络社会的“民科”,整天打着推翻相对论、量子力学、进化论、也有的说自己证明了各种数学猜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