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事故后,当事双方因工伤赔偿标准及责任引起的劳动争议非常的多,为了更清楚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和责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做以下概括统计,以便更加清晰、准确、快捷明确双方的权利与责任。
2022年1月17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根据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有了新变化,现结合司法实践,在去年推送的这篇文章基础上对工伤待遇中的一些问题做了补充,供参考!
本文共分两篇,一是工伤1-10级的赔偿标准;1第一篇:工伤赔偿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什么是工伤?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如何申请工伤?工伤认定后又该怎么做?劳动能力鉴定什么时候做?停工留薪期如何确定?工伤如何赔偿?本文从工伤规定一直说到工伤仲裁赔偿。工伤赔偿程序复杂,建议保存收藏。一、什么是工伤?工伤,简而言之即为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而导致劳动者受伤。
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超过退休年龄后依然工作的人日益增多,超龄劳动者因工死亡是否适用适龄劳动者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是完全适用,还是参照适用?考量因素和价值判断标准是什么?这些都颇受社会关注。
如今,不少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由于经济情况、个人劳动意愿等多种因素,仍然选择继续提供劳动获取报酬。然而,当这些“超龄”劳动者遭遇工伤时,谁来承担责任呢?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
如今,不少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以下简称“超龄劳动者”)由于经济情况、个人意愿等多种因素,仍然选择继续劳动来获取报酬。然而,当这些超龄劳动者在工作中遭遇伤害时,谁来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呢?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工伤待遇纠纷案。
受了工伤,最重要的除了身体康复外,就是工伤赔偿了。不少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工伤职工,伤残等级被评定为5至10级时,最后拿到的工伤赔偿数额与预期差别较大,究其原因就是各省份发布的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对“三个一次性”中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规定差异所致。
“超龄”劳动者是指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而仍在从事劳动或劳务的人员除了医生、教师、工程师等部分单位退休返聘人员外主要集中在餐饮、保安、保洁、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超龄”劳动者的身份特殊和情况复杂其在工作期间受工伤能否要求保险赔偿?如何向公司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