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实习生 方宇轩通讯员 王曦12月12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式开园。2家人工智能研究院、14家人工智能知名企业签约入驻。活动还发起了光谷首届AI创新应用大赛,面向全球征集人工智能优质项目。
7月28日晚,武汉光谷未来城,电鹰科技的研发人员正在调试近期刚研发出来的电鹰EHM-2200大载重无人机。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工业级AI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电鹰科技核心团队中有3人入选“武汉光谷3551人才”。
寻访武汉AI新势力 | 目标是“超越雷军”,一群“大模型”玩家从高校走向光谷人工智能产业 _大武汉【开栏语】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在全国各大城市人工智能赛道角逐中,武汉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产业规模近三年保持30%以上年增长率。“人工智能+”行动势头强劲。
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具身智能”,受到各方关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3月6日开幕的第21届天津工博会上,首次增设了“具身智能”展区。
1950 年,图灵在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第一次提出了具身智能的概念,TA是能像人一样能和环境交互感知,自主规划、决策、行动,并具备执行能力的机器人或仿真人,是AI的终极形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10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今天出台《促进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针对已布局谋划的9大未来产业,计划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资金支持。其中,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将加快推进小规模量产。
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由北京大学与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北大-银河通用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近日在中关村科学城揭牌。
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控制系统及驱动技术等关键技术的飞速发展,具身机器人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蛇年春晚,创意融合舞蹈《秧bot》惊艳亮相,让人形机器人技术生动地走进大家的视野。在苏州工业园区,抢抓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包含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加速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10月10日下午,深化部市合作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座谈会召开。会后,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揭牌,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图①:在极氪智慧工厂第40万台汽车下线现场,工业版人形机器人正进行车标精准质检。 徐 杨摄图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的机器人。 宋家儒摄(影像中国)图③: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观众体验一款灵巧手。
中新经纬3月6日电 (薛宇飞 李晓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具身智能”是什么?与我们此前了解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有什么区别?具身智能产业又有哪些特点?
近日,北京发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力图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浙江、广东等省市也已出台支持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规划。受访专家表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产业,随着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的完善,将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也将加快进入包括家庭在内的更多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