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5年,东吴重臣陆逊被孙权活活气死。《三国志》中记载,“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陆逊的儿子陆抗给陆逊办完丧事,孙权就迫不及待地拿着别人弹劾陆逊的奏折,一条一条质问陆抗,这真是杀人还要诛心。陆抗一条一条的解释,终于消除了孙权对陆逊的愤怒。
不过执笔惜墨如金的史学家陈寿能在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的汉末三国时代中认可陆逊单独列传的地位,不单是其子陆抗孤身一人辅佐残弱孙吴对抗西晋王朝,更多是因为陆逊作为一个孙吴政权的后起之秀,无名望无靠山,却能以一己之力搅乱三国鼎立之间的局面和实力对比。
在《三国志》中,共有八人单独列传,他们分别是:曹操、曹丕、曹叡、刘备、刘禅、诸葛亮、孙权、陆逊。其中曹刘孙六人分别是三国君主,诸葛亮虽无国主之名,实行国主之实,他们单独列传都合乎情理,陆逊又有何耀眼事迹,能名列其中呢?
上面这句话是建安5年,孙策在狩猎时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重伤将死时对二弟孙权所说,千万不要把这句话简单理解为孙策在总结自己与弟弟孙权之间的优势与劣势,事实上,孙策这段话是在向孙权传递一个重要信息:自己死后,孙权要想方设法与江东的世家大族和解。
刘备死后,大权在握的诸葛亮好像突然打开任督二脉,此前几乎从未掌过兵的他先是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南中,随后发动五次北伐,虽然没能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但也有所斩获,攻下武都阴平,还射杀了曹魏名将张郃。